加密貨幣市場本週持續走高,總市值飆升至3.8兆美元(約新台幣5,282兆元),較上週成長3.22%。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為本輪上漲主力,帶動整體市場氣氛熱絡。隨著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即將於15日(當地時間)公佈,全球投資人高度關注此一可能影響市場走勢的關鍵數據。市場目前陷入觀望,投資人正試圖判斷此輪上漲是否具有延續性,抑或即將出現修正。
根據 CoinGecko 數據,截至目前為止,比特幣價格一週內上漲12.13%,報12萬2,525美元(約新台幣1,702.9萬元),以太幣同期漲幅更達19.62%,顯示資金明顯流向主流幣種。代表投資人情緒的「恐懼與貪婪指數」來到70,接近過熱水位。交易量方面,市場總交易額一週內激增87.37%,突破2,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1.9兆元),顯示CPI數據發佈前,資本動能快速升溫。
從技術面來看,市場表現亦偏多頭。比特幣站穩10萬6,500美元(約新台幣1,480.3萬元)以上,繼續維持上行趨勢。根據 Coinglass 數據,BTC與ETH的資金費率維持在0.01%左右,代表市場槓桿使用尚屬溫和。目前仍可視為健康的上漲周期。
不過,市場內部也出現潛在風險訊號。例如,在 Bitget 交易所上,LA/USDT及HIFI/USDT等部分山寨幣,其資金費率高達0.26%至0.32%,顯示存在過度槓桿看多部位。評論:若市場風向轉變,這些倉位恐將面臨集體平倉風險,加劇價格修正幅度。
此外,觀察「比特幣:交易所穩定幣比例」的變化,該指標於過去一週從5.5上升至5.95,暗示交易所內的穩定幣流入趨緩,可能限制短期買盤動能。評論:這一現象亦可視為增加短期回調風險的訊號。
交易員與分析師對後市看法仍相對樂觀。市場分析師麥可·范德波普(Michael van de Poppe)指出,比特幣目前已突破數個流動性區間,有望挑戰12萬5,000至13萬美元(約新台幣1,737.5萬至1,807萬元)區間。不過他也提醒,若出現下修,10萬5,000至11萬美元(約新台幣1,465.5萬至1,529萬元)將成為重要支撐帶,並呼籲投資人將此視為可能的進場良機。
從技術指標來看,比特幣的相對強弱指數(RSI)目前接近超買區,價格動能放緩,顯示短線漲勢或有降溫可能。評論:雖然尚無明確的趨勢反轉訊號,但投資人應注意短期波動風險。
總體而言,在CPI數據公佈前,加密市場正處於技術走強與結構過熱並存的拉鋸階段。若美國通膨數據符合或者優於市場預期,主流幣種的多頭行情有望延續。但必須注意,交易所資金流與市場情緒指標皆暗示短線內存在調整壓力。評論:若未來48小時內出現回檔,不排除為漲多後的整理,長期投資者或許可視為重新布局的機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