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成「主要防衛資產」!10x Research:美財赤惡化助推宏觀地位提升

比特幣(BTC)成「主要防衛資產」!10x Research:美財赤惡化助推宏觀地位提升 / Tokenpost

根據 10x Research 的最新分析,比特幣(BTC)正逐漸成為美國財政危機中的「主要防衛資產」,不再只是技術或投機性的代表,而是地位等同於黃金的「宏觀經濟資產」。該研究指出,近期比特幣突破歷史新高,反映出投資者正積極尋求對抗美國財政不穩的避險選擇。

根據 10x Research 首席分析師 Markus Thielen(馬庫斯・蒂倫)近日報告指出,近期比特幣價格飆升,並非來自市場對技術發展的預期,而是來自「針對宏觀不平衡現象的避險需求」。他強調:「比特幣現已脫離科技題材,投資者開始將其視為對抗美國無節制赤字支出的防衛工具。」

根據報導,比特幣近期觸及歷史新高價位,突破12萬1,000美元(約新台幣1,682萬元)。對此,蒂倫分析稱,「現在市場上已經沒有人討論區塊鏈技術或比特幣的可擴展性」,並指出「比特幣已經徹底轉化為宏觀金融資產」。

蒂倫將這波趨勢歸因於美國財政政策導致的結構性失衡。他指出,由川普總統於7月推動通過的《一個美麗的大法案法案》(OBBBA,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將國會的債務上限提高了5兆美元(約新台幣6,950兆元),為美國歷來最大規模的單一次債務上調。

該法案原本宣稱可在未來數十年內削減2兆美元的財政赤字,但蒂倫指出,實際上卻可能使總赤字在未來10年額外擴增2.3兆至5兆美元,造成高達7兆美元(約新台幣9,730兆元)的偏差。正因為如此,市場開始廣泛尋求可靠的價值儲存手段,比特幣因此備受關注。

在財政支出遭控制失靈之際,美國聯準會(Fed)也出現放寬貨幣政策的態勢。蒂倫觀察認為,這一「雙重刺激」將比特幣推向「宏觀環境下最大受益資產」的位置。他表示:「這不僅僅是一場加密貨幣的反彈,而是對美國財政體系劇變的直接回應。」

評論:美國財政政策的惡化正促使市場重新審視替代性資產的功能,比特幣作為抗通膨以及財政風險對沖工具的角色正快速強化。

蒂倫進一步指出,比特幣目前已與黃金並列,成為投資人面對潛在財政危機的「主要防衛資產」,而這場危機極有可能比預期來得更快、更猛烈。

本週美國首都華盛頓將迎來被稱為「加密貨幣週」(Crypto Week)的重要立法討論期,預計討論三項關鍵法案,包括:規範加密市場的 CLARITY 法案、設立穩定幣發行準則的 GENIUS 法案,以及反對央行數位貨幣(CBDC)監控濫用的 Anti-CBDC Surveillance State 法案。

同時,川普總統主導的「數位資產特別工作小組」,預定於 7 月 22 日公布一份加密政策報告,預計將納入比特幣作為「戰略性儲備資產」(Strategic Bitcoin Reserve)的提案。

此外,7 月 30 日即將召開的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仍是市場焦點。根據 CME 期貨市場數據,市場目前預估美國基準利率維持不變的機率為 93%。不過專家也指出,若經濟或財政條件惡化,不排除聯準會將提前降息。

評論:立法與貨幣政策的多重變數,可能進一步鞏固比特幣的「制度化」地位,推升其作為宏觀市場對沖工具的重要性。若川普政府進一步推動儲備政策,將可能帶動更多主權基金及企業資產配置的轉變。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