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加密貨幣金融科技公司 Ziglu 陷入財務危機,數千名投資人資產恐面臨損失風險。根據 Financial Times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Ziglu 已正式進入特別管理程序,經由管理人審查後,發現公司資金短缺高達 270 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8,800 萬元),顯示其內部財務控制及帳務處理存在重大缺陷。
Ziglu 曾憑藉在 2021 年低息環境下推出的「Boost」存幣產品獲得關注,號稱最高年收益可達 6%,成功吸引近 2 萬名用戶。然而,該產品並未設立明確的投資人保護機制,用戶的存入資金並未被獨立管理,而是與公司日常營運資金混用,甚至被投入貸款業務當中。簡言之,使用者的資產與公司財務未加隔離,導致風險被大幅放大。
針對此運作結構,英國金融監管局(FCA)早於 5 月即啟動監督行動,並下令全面凍結 Ziglu 出金功能,使得用戶數週來無法提領資金。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有投資人直呼對加密金融平台失去信心。
Ziglu 原先憑藉與特斯拉(TSLA)等大型科技企業的合作背景,自詡為「以技術為本的數位銀行」,一度受到市場期待。但在財報不透明與合規壓力雙重夾擊下,最終走向破產邊緣。此事件凸顯以高利誘因吸引資金的加密金融產品風險,以及建立更完善投資人保護機制的急迫性。
評論:此次案例再次說明,缺乏監管與風控框架的加密貨幣公司,即使外表包裝為「金融科技創新」,本質上仍可能潛藏龐大財務風險。監管單位如能提前介入與設限,也許能降低投資人損失;未來,類似的高收益方案更應接受更嚴格審查,以保障投資者權益與產業永續發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