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Glassnode:比特幣(BTC)供給壓力恐被低估,長期持有者吸收量遠超新幣發行

Glassnode:比特幣(BTC)供給壓力恐被低估,長期持有者吸收量遠超新幣發行 / Tokenpost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機構 Glassnode 的最新報告指出,對於「比特幣(BTC)流通量下降=立即產生供給衝擊」的普遍想法,應謹慎看待。該機構於 8 日(當地時間)發布報告表示,單純以交易所存量減少來斷定供給問題,是一種「過度誇張的迷因」。然而,他們也認為,來自長期持有者的買盤確實對市場供給量構成限制。

報告指出,目前存放在交易所的比特幣數量已降至流通量的 15% 以下,為自 2018 年以來的最低點。這樣的減少通常被視為短期賣壓緩解的正面訊號,但 Glassnode 警告,僅看存量變化無法全面判斷市場供需結構,真正關鍵還是在於「長期持有者的吸收能力」。

實際上,Glassnode 透過其「長期持有者補庫與新幣發行量比較指標」強調,目前長期持有者所吸收的 BTC 數量,遠遠超過挖礦新發行量。換句話說,即使礦工不斷釋出新幣,仍有更多資金來自長期投資人持續買進,導致實際上能自由流通的比特幣供應量降低。

當市場流動供應下降,只要出現些微需求變化,就可能引起價格劇烈波動。Glassnode 提到,隨著機構資金潛在流入與比特幣現貨 ETF 需求持續增長,市場正面臨「需求衝擊」的高敏感狀態。若供給彈性減弱,將增加未來出現劇烈上漲或下跌的可能性。評論:這反映當前比特幣市場已由礦工主導轉變為資本主導的供需博弈。

這一供應趨勢也體現在近期價格表現上。根據報導,比特幣自 7 月 8 日創下當日低點 107,438 美元(約新台幣 1,493 萬元)後,連續上漲四日,至 7 月 12 日觸及歷史新高 118,909 美元(約新台幣 1,653 萬元)。期間更出現高達 11.5 億美元(約新台幣 1,598 億元)的空單清算金額,創下近四年來最大清算規模。

截至目前,比特幣交易價格約為 117,093 美元(約新台幣 1,628 萬元)。Glassnode 分析指出,許多交易者正關注 9 月與 12 月到期的選擇權市場,當中未平倉合約正急速增長,目標價格分別為 14 萬美元(約新台幣 1,946 萬元)與 15 萬美元(約新台幣 2,085 萬元),顯示市場預期情緒高漲。

Glassnode 最後強調,「光看交易所存量數據,無法準確掌握市場狀況」。真正的供給壓力,正在長期持有者累積的過程中不斷加劇。因此,若要正確掌握比特幣的未來走向,必須依靠更精細的鏈上數據分析,而非僅依賴表面上的流通統計數字。

關鍵詞:比特幣、供給衝擊、Glassnode、長期持有者、鏈上數據、交易所存量、行情分析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