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比特幣(BTC)突破11萬美元大關(約新台幣1,529萬元),再度刷新歷史新高之際,著名的加密貨幣支持者安東尼·史卡拉穆奇(Anthony Scaramucci)發表了引人注目的看法。他表示,即使價格已創新高,當前的比特幣仍「極度低估」,並將其比擬為17世紀時的曼哈頓土地價格。
帶領避險基金公司天空橋資本(SkyBridge Capital)的史卡拉穆奇在一場訪談中指出:「比特幣是一種數位不動產。有些人已經看見它的潛力,有些人還沒。」他認為,比特幣如今的定位,就像是在1690年代購得今日曼哈頓地皮般,仍屬早期投資階段的機會。
據報導,比特幣在前一交易日盤中一度上漲至112,152美元,突破先前的111,999美元紀錄,最終價格略回落至約110,647美元。但整體來看,比特幣的價位仍維持強勁態勢。此次價格飆升,讓市場再次關注其潛在「價值儲藏」與「資產保值」的功能,「價值儲存」「資產保值」成為市場關鍵詞。
市場觀察指出,這波攻勢背後的主要推力來自於機構投資資金的大規模湧入。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公開上市企業持有的比特幣總數已突破15.9萬枚,甚至超越ETF的持倉表現。資深比特幣分析師皮特·里佐(Pete Rizzo)評論指出,這已成為「單季內最多企業機構買入行為」。
除了史卡拉穆奇之外,另一位知名比特幣支持者麥可·塞勒(Michael Saylor)也曾將比特幣形容為「賽博曼哈頓」,突顯其數位資產的重要性。兩人皆主張,比特幣不只是交易媒介,而是一種抗通膨的「數位土地」,可作為長期儲存資產的工具。
同時,比特幣與傳統股市的聯動性也日漸顯著,尤其與科技股的漲勢形成互補趨勢。市場專家指出,繪圖晶片巨頭輝達(NVDA)的股價飆升,以及整體人工智慧(AI)板塊的強勁表現,也為比特幣行情提供正面催化劑。「股市連動性」成為觀察比特幣走向的新面向。
在高度機構參與與市場認知轉變的推動下,市場普遍看好比特幣未來走勢。分析師預測,到2025年底比特幣價格有望突破15萬美元(約新台幣2,085萬元)大關,展現出強烈的多頭信心。
評論:史卡拉穆奇將比特幣比喻為「未開發的數位曼哈頓」,提供了更直觀的方式讓投資人理解其潛在資產價值。隨著越來越多企業與機構進場,這場「數位不動產」的競逐戰才剛起步。對長線投資者而言,若以價值儲存為目標,比特幣或許仍具可觀的成長空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