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突破11.2萬美元創新高 機構資金湧入、美國政策利多成推手

比特幣(BTC)突破11.2萬美元創新高 機構資金湧入、美國政策利多成推手 / Tokenpost

比特幣(BTC)價格近日打破歷史新高,突破11.2萬美元(約新臺幣1,556.8萬元),再創市場重要里程碑。儘管近幾日行情震盪,但受惠於美國潛在政策鬆綁預期、傳統機構資金活躍流入,以及宏觀經濟環境變化,比特幣展現強勁漲勢。目前比特幣市值達2.213兆美元(約新臺幣30.87兆元),超越Google母公司Alphabet,再次成為華爾街與加密資產市場的焦點。

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9 日(當地時間),推升投資情緒的最大驅動力之一是「美國政界對加密貨幣監管政策逐漸明朗化」的信號。瑞波幣(XRP)執行長布拉德·賈林豪斯(Brad Garlinghouse)最近出席國會聽證會,表態支持「CLARITY法案」,強調建立明確監管框架的必要性。值得關注的是,所有出席議員皆認為「加密貨幣未來無可忽視」,主張儘速引入合理監管,進一步強化市場對穩定政策的期待。

另一個推升動能則來自「川普總統提出的激進降息政策提議」。川普呼籲聯準會一次性調降基準利率300個基點,創下歷史最大幅度,引發市場熱議。此舉可能進一步催化投資資金流向高波動但報酬潛力大的資產,例如比特幣。評論:寬鬆貨幣政策對比特幣等風險性資產向來形成利多,亦突顯其作為傳統金融對沖工具的地位。

美元走弱也為比特幣上漲提供助力。美國美元指數(DXY)目前跌破200日移動均線,呈現20年來最疲弱表現之一。美元貶勢通常驅使資金流向黃金、比特幣等替代性資產,推升需求與價格。

機構資金的大量湧入更是此次上漲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市場數據,單在7月9日,比特幣現貨ETF便吸納高達2.15億美元(約新臺幣298.9億元)資金。其中,黑石集團(BlackRock)旗下的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單日就吸金1.256億美元(約新臺幣174.7億元),為最大宗;方舟投資與Grayscale同日分別吸引5,700萬與1,580萬美元,顯示機構投資人對比特幣信心日增。

不過,也因為多頭行情迅猛,市場波動性明顯上升。根據統計,過去24小時內,有逾11.45萬名交易者遭強制平倉,總清算金額達5.15億美元(約新臺幣716.4億元)。其中,HTX交易所一筆BTC/USDT合約交易便單次清算5,150萬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之中有4.51億美元屬於做多部位,顯示高槓桿操作在急漲行情下風險顯著。評論:本次大規模清算提醒市場,過度使用杠桿將大幅放大虧損風險,投資者應審慎評估部位配置。

綜上觀察,美國政策釋出正面訊號、機構資金強勢進場以及總體經濟邏輯助推,比特幣近日的漲幅並非單一因素帶動,而是「政策、資金與經濟共同驅動」的結果。然而在漲勢加劇的同時,市場風險也同步上升,投資人應適度控管槓桿水位與部位風險。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