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雖然透過「透明性」贏得信任,卻長期面臨「個人資訊保護」的挑戰。這項限制,正是拖慢去中心化應用(dApp)普及的主要障礙之一。為解決此問題,加密技術新創公司 Zama 近日推出名為「Zama 機密區塊鏈協議(Zama Confidential Blockchain Protocol)」的開源協議,企圖同時兼顧區塊鏈的兩大核心訴求:「透明性」與「保密性」。
根據 Zama 公布的資訊,該協議核心技術為「全同態加密」(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 簡稱 FHE),這是一種可在不解密資料的情況下執行運算的加密方式,能讓區塊鏈系統在不洩漏使用者敏感資訊的前提下完成驗證交易。這項技術為落實「匿名交易」及「私密資料處理」提供了新解方。
此外,該協議也結合了目前區塊鏈隱私領域中常見的「零知識證明」(ZK)以及「多方計算」(MPC)等密碼機制,進一步補強資訊保護層級。為便利開發社群,Zama 也特別提供與以太坊(ETH)智慧合約語言 Solidity 相容的開發環境,使開發者無需學習全新語言即可建構「保密型 dApp」。協議亦可細緻設定資訊解密權限,進一步放寬在金融等管制領域的應用門檻。
Zama 目前已發布官方文件及測試網,開發者可即時部署、測試相關應用,同時讓節點營運者熟悉管理架構。Zama 指出,該協議的導入案例已逐步浮現,包括金融機構可用來進行「機密支付處理」、「風險模型構建」,而在私密去中心化金融(Private DeFi)或個人識別資訊保護等領域,也具備高度擴展性。
Zama 表示:「若要實現區塊鏈的真正潛力,安全性是首要關鍵。」他們更將此次技術革新比喻為「從 HTTP 過渡到 HTTPS 的轉折點」,認為 FHE 技術將加速推動區塊鏈邁向主流。過往 FHE 處理效能低落與運算緩慢的缺點,也在 Zama 長期優化後獲得顯著改善,據稱已實現數十倍性能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Zama 機密區塊鏈協議」並非獨立運作的鏈,而是能作為 Layer 1 與 Layer 2 網路上的獨立「保密層」,無須調整原網路架構,即可增添「資訊保護」功能。這種設計有助於維持系統通用性與高度相容性。
評論:Zama 這次推出的協議,不僅是對隱私技術的一次優化突破,更像是在建構區塊鏈新時代關鍵基礎設施 —— 一種為全面 dApp 採用所必備的「隱私性標準」。若透明與保密可以真正取得平衡,將為以太坊(ETH)甚至其他去中心化網路的應用拓展帶來重大轉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