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國經濟日報》於 7 月 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區塊鏈分析界近日將目光集中在一項罕見的比特幣(BTC)大型轉帳事件上。總數達 80,000 枚、約合新台幣 2,700 億元的比特幣,自 2011 年以來首次出現移動,震撼整個加密貨幣市場。這些來自「中本聰時代」的早期比特幣原先長期沉寂,如今神秘甦醒,引發投資人熱議與諸多猜測。
消息指出,這 80,000 枚比特幣分布於八個長期未啟用的錢包中,並於 7 月 4 日同時出現移轉紀錄。其中兩個錢包各自包含 20,000 枚 BTC,其餘六個則也擁有大量比特幣資產。由於這些比特幣極可能是在每枚價格尚未突破 1 美元時購入,若以當前市值估算,已累積驚人的帳面價值。
鏈上資訊分析平台 Arkham 認為,這些錢包可能由同一位所有人或實體所掌控。推論依據是所有比特幣皆被轉移至結構雷同、低手續費的新型地址,而且目前資金並未流入任何交易所,而僅僅是進行地址間搬移,帶來更多疑點。
Coinbase 的產品總監康納·葛羅根(Conor Grogan)亦對此發表看法。他指出,在主體轉帳發生前約 14 小時,一個已知的大型地址曾發出一筆金額微小的比特幣現金(BCH)交易,可能是測試私鑰功能的「探測性轉帳」,以檢驗是否仍然擁有控制權。
葛羅根補充,雖然這種動作無法直接證實是否為駭客行為,但若錢包真的遭到入侵,本次轉移將可能成為「加密貨幣史上最大規模盜竊案」。目前無法確定背後操作者的身分,也讓這起事件蒙上更多神秘色彩。
這次比特幣史上最古老的一批資產突如其來地甦醒,對市場情緒產生不小衝擊。隨著比特幣價格向歷史高點邁進,這一事件無疑再次提醒投資人,「錢包安全」與區塊鏈技術的「永久記錄性」是加密貨幣世界不可忽視的風險與特徵。
評論:此事件突顯了早期比特幣資產仍能深刻影響市場情緒與價格波動。無論這些資金的移動是否為真實的資產重組或惡意行為,在缺乏透明度的前提下,類似行為都會激發市場對潛在風險的警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其並未進入交易所,短期內或對價格衝擊有限,但長期而言,市場對巨鯨地址權力的關注將日益加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