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ndependent Urdu》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巴基斯坦政府原本計劃利用「剩餘電力」發展加密貨幣挖礦產業,但此舉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反對,計畫因此受挫。IMF 表示,向如比特幣(BTC)挖礦等高耗能產業提供補貼電價,可能導致「市場扭曲」與加重電力系統負擔,因此不予支持。
報導指出,巴基斯坦能源部副部長法克雷·阿拉姆·爾凡(Fakhre Alam Irfan)近期在國會參議院能源委員會表示,IMF 不支持透過電費政策干預市場,他亦強調,巴基斯坦主要能源政策需事先獲 IMF 批准才能實施。
巴基斯坦每年冬季經常出現電力生產過剩,因此政府提議將「多餘電力」以低價供應給包括加密貨幣挖礦、資料中心及銅冶煉廠等高耗能產業。根據能源部於 2024 年 11 月提交的方案,建議以每度電(kWh)22 至 23 巴基斯坦盧比(約 111 至 116 韓元,折合約 0.08 美元)供應該類產業電力,遠低於市場平均電價。
該提議旨在提升產業用電需求,進而活化剩餘電力資源。不過 IMF 警告,過低電價可能打亂既有電力市場結構,並對已經負擔沉重的供電基礎設施帶來進一步壓力。
長期以來,巴基斯坦面臨電力供應緊張與私人企業積欠電費問題。在 IMF 的信貸約束下,多項宏觀經濟政策均需先經過國際審查,凡傷及財政健全或市場透明度的提案,幾乎都難以通過。
評論指出,若巴基斯坦政府無視國際機構意見,私自推動挖礦產業政策,不僅恐被中止國際支援,也將進一步削弱與 IMF 的合作關係。這意味即便巴基斯坦基於自身能源結構提出區塊鏈產業振興策略,也可能因受限於國際金融規範而無法推行。
關鍵詞:加密貨幣挖礦、比特幣、IMF、巴基斯坦、能源政策、剩餘電力、區塊鏈產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