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將發行G-Token數位國債,開放小額投資人參與
泰國政府宣布,將於未來兩個月內推出名為「G-Token」的新型數位化國債,發行總額約為1.5億美元(折合約新台幣66億元),鎖定國內小額投資人市場。此舉旨在打破對傳統國債的高門檻限制,讓一般民眾僅需投入約3美元即可參與政府債務投資。
根據 Bangkok Post 的報導,於 13 日(當地時間),泰國財政部長披猜·尊哈瓦吉拉(Pichai Chunhavajira)在內閣會議後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此項發行計劃。此數位投資「詞」工具為政府年度融資策略的一環,初期亦將觀察市場反應作為調整依據。
負責本次數位國債業務的公債管理局(PDMO)局長帕查拉·阿農塔希帕(Patchara Anuntasilpa)指出,「G-Token 並非傳統國債,而是一種全新的數位化國家融資途徑,我們希望透過這項創新『詞』機制,吸引未曾參與過投資的民眾投入其中。」
評論:這象徵泰國政府正在試圖將數位資產服務納入主流金融體系,推動「數位包容性」成為普惠金融新焦點。
以往泰國的國債商品多針對機構法人或高資產投資人,對一般公眾而言門檻過高。披猜強調這項新產品的報酬率優於傳統銀行存款,目前泰國定存年利率僅約1.25%,在央行維持高基準利率政策下,金融機構實際給付利息偏低,也因此G-Token有機會成為吸引資金的新管道。
G-Token 將僅能於獲得官方許可的泰國本地「詞」數位資產交易所進行交易,並明確規定非屬「加密貨幣」產品,而是將傳統債券內容數位化處理的結果,因此外國投資人將無法參與。
這項推動也呼應了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 2 月提出的「詞」證券通證化交易架構,標誌官方正逐步模糊「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之間的界線,構築全新的市場規則。
根據實體資產通證化平台 RWA.xyz 的統計,截至目前全球市場中,通證化的國債總值已突破2.25億美元,並持續快速成長。多家研究機構預測,到 2025 年此項數字「詞」將倍增,泰國的本次先行實驗可能成為其他國家探索數位資本市場的參考範例之一。
評論:從國際趨勢來看,傳統債券的數位化乃大勢所趨,觀察泰國此計畫後續落實情形,將有助於評估亞洲地區在資產通證化與零售「詞」金融創新上的潛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