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社群怒批摩根大通釋放FUD:槓桿型商品恐衝擊策略公司可信度

比特幣社群怒批摩根大通釋放FUD:槓桿型商品恐衝擊策略公司可信度 / Tokenpost

比特幣(BTC)社群與「策略公司」(Strategy)支持者,近期對美國大型金融機構摩根大通(JPM)推出的新型比特幣掛鉤金融商品表達強烈不滿。他們批評摩根大通正在針對包含策略公司在內的加密資產持有企業,散播「恐懼、不確定性與疑慮」(FUD)情緒。

根據摩根大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報的文件顯示,該公司計劃於 2025 年 12 月推出一款與比特幣價格連動的「槓桿型商品」。這是一種設計為放大比特幣價格波動幅度 1.5 倍的結構性票據,預計將持續至 2028 年 12 月。投資人在獲利時將可獲得 1.5 倍回報,但若出現虧損,損失也將依相同比例放大。

比特幣社群擔憂,此類金融商品不僅是投資工具,更可能與以比特幣作為企業財務策略的公司形成直接競爭。尤其像策略公司這類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企業,傾向將加密貨幣視為實質資產管理。社群批評指出,摩根大通可能透過誇大市場風險來貶低這些公司的策略,藉此提升自家的金融商品吸引力。

一位產業相關人士受訪表示:「如今摩根大通已成為與比特幣持有企業競爭的參與者之一,未來可能透過炒作風險或造成市場憂慮,吸引投資人選擇他們發行的結構性商品。」

目前仍難以評估,傳統金融機構推出此類比特幣衍生商品,將對實際比特幣市場需求產生何種影響。不過,「川普總統」等對加密貨幣立場友善的政治人物若於未來成功連任,或將支持更多企業採行積極的比特幣儲備政策。

評論:摩根大通推出的槓桿型比特幣商品,無疑顯示傳統金融業正積極插手加密市場。不過,投資者應留意比特幣現貨持倉與槓桿性商品之間的風險結構差異。對策略公司這類採取長期持有策略的加密企業而言,固守現貨方案仍具潛在優勢。這場由「比特幣財務策略」引發的競爭,預示傳統金融與加密原生企業之間的界線正在模糊。

關鍵詞:比特幣、摩根大通、策略公司、FUD、槓桿型商品、傳統金融、加密貨幣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