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於 24 日(當地時間)援引投資銀行傑富瑞(Jefferies)的最新報告,加密穩定幣發行商泰達(Tether)目前已持有約 116 噸實體黃金,成為全球非中央銀行中黃金儲備量最大的機構,甚至與韓國、匈牙利與希臘等國的中央銀行儲金規模相當。
這份報告指出,泰達的黃金投資行動可能已對近期國際金價上漲產生實質影響。根據估算,在上個季度中,泰達購買的黃金約占全球總需求的 2%、中央銀行購金量的 12%。這反映該公司作為私營企業在黃金市場中的權重正迅速擴大。
報告進一步指出,過去兩個月泰達積極加碼購金,可能導致短期市場供應收緊,刺激投資情緒升溫。這一連串的收購行動也被認為有助投機性資金流入黃金市場,從而推高金價。
根據投資界消息,泰達預計明年將再購買 100 噸黃金。鑑於該公司今年預期實現約 150 億美元(約新臺幣 4 902 億元)淨利潤,該計畫被視為高度可行。
除了純粹的黃金持倉外,泰達也正積極拓展對貴金屬產業的直接投資。今年迄今,泰達已向生產相關企業注入逾 3 億美元資金,並於 6 月收購加拿大上市公司 Elemental Altus Royalties(元素奧圖斯皇家公司)32% 的股份。
此外,有媒體報導指出,泰達亦考慮布局涵蓋金礦開採、精煉、流通至權利金收入等完整供應鏈體系,顯現其「資產多元化」與「儲備穩定性」的策略意圖。評論:這樣的投資模式不僅分散加密貨幣波動風險,也提高泰達的市場信譽。
值得一提的是,泰達自 2020 年起就推出了與黃金掛鉤的代幣「泰達金幣(Tether Gold, XAUt)」,由儲存在瑞士保險金庫的實體金條作為 100% 抵押。過去六個月來,XAUt 的流通數量翻倍成長,自 8 月以來新增超過 27.5 萬盎司,約合 11 億美元(約新臺幣 356 億元)。
評論:泰達發展以黃金為基礎的數位資產,正反映出加密貨幣市場對「實體資產背書」的日益重視,也為穩定幣市場建立了新的信任基礎。
這波黃金戰略的推進,預示著在全球市場不確定性與法幣通膨疑慮升高的背景下,加密資產企業也開始轉向「實體資產」來強化儲備與價值支撐,並與各國央行共同擴大對黃金的長期需求。
關鍵詞強調:穩定幣、泰達、黃金儲備、Tether Gold、XAUt、資產配置、實體資產、多元化策略、數位資產經濟
消息來源:《金融時報》、傑富瑞報告(24 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