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創作者代幣 Jesse 上線數秒即遭狙擊套利 130 萬美元,搶跑交易引爆 Base 網路技術爭議

創作者代幣 Jesse 上線數秒即遭狙擊套利 130 萬美元,搶跑交易引爆 Base 網路技術爭議 / Tokenpost

幣圈近期聚焦於創作者代幣「Jesse」的超高速交易事件,專業鏈上數據平台 Bubblemaps 和 Arkham Intelligence 日前揭露,一些「狙擊型地址(sniper wallets)」,在短短幾秒內就藉由提前偵測到 Jesse 代幣合約的部署資訊,成功實現超過 130 萬美元(約新台幣 4,200 萬元)的套利操作。

根據 Bubblemaps 的分析,事件發生在創作者代幣 Jesse 正式於 Base 網路部署的瞬間。一個名為 0xB102 的錢包在合約釋出後立即注資 25 萬美元買入大量代幣。這筆交易推測是在代幣尚未公開時即透過不公開資訊或技術手段獲得優先權限。隨後,這批代幣迅速轉移至另一地址 0x9572,並以約 80 萬美元價格售出,創造約 60 萬美元的利潤。

同樣由 Arkham Intelligence 公布的報告中,還提到另外兩個類似的狙擊案例。當中有一個錢包投入了 19.1 萬美元,獲得 Jesse 代幣近 7.6% 的初始供應量,並為確保交易優先順序額外向 Base 網路的排序服務節點(Sequencer)支付了 4.4 萬美元的高額交易手續費。

這類極速進場的策略得以實現,主要歸功於 Base 網路所導入的「Flashblocks(閃電區塊)」技術。該功能能將每個 2 秒的區塊進一步切分為 0.2 秒的小區段,使自動化機器人能及時判讀價格變動並送出訂單,實現合約部署與代幣購買在同一區塊中同步完成。評論:這樣的架構不僅加速市場資訊迴圈,也強化了搶跑者的套利條件。

Jesse 為 Base 網路負責人 Jesse Pollak 發行的創作者代幣,總供應量一半即 5 億枚對外釋出,初始即提供流動性池。據鏈上交易統計,大約 2.6 億枚 Jesse 代幣已在合約部署當區塊內被買入,主要由掌握先進自動買單工具的交易者完成,當中不少人單次即實現數百萬元台幣的利潤。

Base 是由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所孵化的乙太坊 Layer 2 擴容解決方案。自導入 Flashblocks 功能後,其在市場的技術效率逐漸受到矚目。根據 Galaxy Digital 於 7 月發表的研究報告,Base 平均每日收益已來到 18.5 萬美元左右,成為具潛力的 L2 收費平台之一。

評論:此次 Jesse 事件重新點燃市場對「創辦人代幣」潛藏的資訊不對稱問題的關注,也突顯在 L2 區塊架構下,交易機器人與自動化策略的演變速度已達高度成熟的階段。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理解代幣部署流程與網路特性,將是參與新幣推出時不可忽視的關鍵。

關鍵詞:創作者代幣、Base、Flashblocks、Jesse、搶跑交易、Layer 2、區塊鏈套利、以太坊、狙擊買單、鏈上數據分析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