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格蘭銀行(BoE)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最新公告,該行已正式啟動針對「穩定幣」的監管框架制定程序,預計將在 2026 年下半年正式完成相關規則。這項舉措預示英國政府將加快數位資產生態體系的中長期合規建設,並強化對主流支付類型穩定幣的制度性引導。
英格蘭銀行指出,未來的監管範圍將針對以英鎊計價、廣泛用於支付用途的「系統性穩定幣」,原因是此類資產可能對金融體系穩定構成潛在風險。因此,該行將徵詢市場意見並逐步定案監理方針。根據初步草案,穩定幣發行方將被要求將至少 40% 的負債儲備存放於央行帳戶,剩餘上限 60% 則須以短期英國國債組成,以保障資產流動性與用戶資金安全。
此外,英格蘭銀行也提出穩定幣「持有上限」規定:個人投資者每種穩定幣最高可持有 2 萬英鎊(約新台幣 350 萬元),而一般企業則為 1,000 萬英鎊(約新台幣 17 億元)。不過,當企業因實際營運需求需超過此上限時,仍可申請例外處理。此舉預期將防範數位資產出現系統性集中風險,同時兼顧市場發展與創新空間。
意見徵詢期將持續至 2026 年 2 月 10 日,英格蘭銀行將在此期間同步進行技術與經濟層面的審議,力求在穩定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最終版規則預計將於當年下半年發布。
與此同時,美國方面亦傳出財政刺激相關言論。川普總統公開表示,考慮向本國消費者發放「2,000 美元關稅紅利」(約新台幣 27 萬元),以促進內需消費與經濟復甦。此前雖短暫傳出聯邦政府業務可能停擺的疑慮,但近期情勢已獲得緩解。
評論:在英國走向加密資產制度化的同時,美國也釋放重啟財政政策的可能訊號,穩定幣、數位資產與傳統金融政策的互動,正逐漸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焦點。中長期來看,監管趨嚴與使用場景擴展或將加速幣圈邁向主流金融體系,特別是「穩定幣」正逐步確立其在數位支付與跨境結算中的核心地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