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跌破 10 萬美元後現買盤支撐,「掛單價差指數」轉正預示反彈契機

比特幣(BTC)跌破 10 萬美元後現買盤支撐,「掛單價差指數」轉正預示反彈契機 / Tokenpost

在比特幣(BTC)近期回調至 1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00 萬元)以下、引發投資人不安的形勢之下,一項可能預示市場反彈的關鍵指標再次轉為上升趨勢。根據加密貨幣鏈上數據分析公司 CryptoQuant 的分析師 Maartunn(馬爾吞)指出,比特幣的「掛單價差指數」近期錄得 +0.2,這是幾個月以來首度轉為正值。

所謂「掛單價差指數」不僅僅是買賣掛單價差的衡量,而是以現價為基準,觀察其上下 10% 價格區間中,買單(Bid)與賣單(Ask)數量的比例,用以判斷市場的短期情緒。當這個指標為正時,代表該價位區間內買單多於賣單。目前 +0.2 的指數意味著,市場流動性中有約 60% 屬於買單,其餘 40% 為賣單。

馬爾吞分析稱,每當該指數轉為正值時,比特幣價格往往會接續上升行情。他指出,近期市場形成了明顯的「買單牆」(Buy Wall),這可能成為下一波強勢走升的起點。特別是在今年絕大多數時間中,市場的掛單結構以賣壓為主,因此這波變化尤其值得關注。

此外,該指標的轉折也被視為大型持幣者(俗稱「鯨魚」)、機構投資人與做市商等主要市場參與者,在價格跌回 10 萬美元以下時積極進場佈局的訊號。相較於追逐短線飆漲,這些機構採取的是低接策略,顯示其已準備好在未來即便遇到急跌,也將積極承接籌碼。

部分市場觀察者認為,若「掛單價差指數」能持續維持正值,比特幣便有機會突破 11 萬美元(約新台幣 110 萬元)。回顧過往,該指標幾次轉為正值後,比特幣都曾出現強勁漲勢。另外,知名鏈上分析師 PlanB 亦早在先前預測其中長期目標價將達 13 萬美元(約新台幣 130 萬元)。

評論:此次指標上的轉折可望成為鞏固比特幣短期支撐的關鍵技術基礎,並助力推動接下來的牛市行情。隨著宏觀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升高,投資人對於能即時反映市場情緒的「鏈上數據」指標勢必將持續關注。

(來源:CryptoQuant,24 日)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