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量子電腦威脅激化 中本聰或將現身保護持有逾 1,100 億美元比特幣(BTC)

量子電腦威脅激化 中本聰或將現身保護持有逾 1,100 億美元比特幣(BTC) / Tokenpost

根據《韓國經濟日報》的報導,在近期加密貨幣社群中,再次引發關於比特幣(BTC)創始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可能重新現身的討論。這波猜測的背後主因,是來自「量子電腦」對現有加密技術所構成的潛在威脅,也被部分專家稱為「Q 日」(Q-Day)的來臨。

根據社群的推測,若量子電腦發展至一定程度,可能破解中本聰尚未動用的比特幣錢包私鑰。該錢包目前估計持有約 109 萬 6,000 枚比特幣,按照近期價格計算,市值超過 1,1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6 兆元)。此筆資產自 2010 年後從未出現異動。

量子電腦帶來的核心風險,在於其可能擊破現行加密技術,尤其是支撐比特幣網絡安全的「公開金鑰加密」機制。密碼學者預估,最早在 2028 年 3 月 8 日上午 11 時 23 分,搭載「Shor 演算法」的量子系統,將有能力解密他人私鑰。一旦攻破,駭客可藉此竊取錢包資產,威脅比特幣網絡整體信任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本聰選擇在「Q 日」到來前轉移錢包的比特幣,這將成為他仍然存活且掌握該私鑰的「鏈上證據」。換言之,在量子威脅具體化前出現交易紀錄,極有可能暗示中本聰尚在並做出應對之舉。

知名市場分析師 CrediBULL_Crypto 日前就此表示,目前資訊安全專家所預估的「加密安全寬限期」,可能僅剩不到 12 個月時間。部分專家甚至警告,量子電腦的威脅可能比預期來得更早、更多變。

若中本聰選擇主動移動比特幣,不僅是對個人資產的保護,甚至可能改寫比特幣的歷史敘事。這樣一筆交易,將首次為「中本聰是否真實存在」給出鏈上驗證,也象徵著加密貨幣正式邁入「量子電腦時代」。

評論:比特幣的未來不再僅止於市場走勢,而是進一步進入技術與信任架構的重大交界點。「中本聰」這個加密圈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如今或將因量子技術發展的加速而被迫現身,其每一筆鏈上動態都將牽動整個產業的神經。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