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The Information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瑞波(Ripple)啟動規模達 1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00 億元)的自家股份公開回購案,但大多數股東選擇不出脫持股。市場分析指出,這或許反映出投資人對瑞波未來企業價值成長的高度信心,特別是在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訴訟中取得實質性勝利後,市場情緒明顯轉趨樂觀。
瑞波在上月宣布,將企業估值定為 4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 兆元),並提出此次股份招標案(tender offer)。然而根據報導,此次參與率為歷來進行過類似交易中最低,顯示投資人普遍看好瑞波的長期發展潛力,傾向繼續持有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瑞波於今年曾進行兩次自家股份回購。今年 1 月,公司以 2.85 億美元(約新台幣 370 億元)收購初期投資人與內部員工所持股份,當時估值為 113 億美元(約新台幣 1.47 兆元)。不過執行長布萊德·賈林豪斯(Brad Garlinghouse)對該估值表示不滿,直言過於低估,並指出應將公司持有的瑞波幣(XRP)等資產納入估值考量。
因此在 6 月,瑞波將回購規模擴大至 7 億美元(約新台幣 910 億元),每股價格為 175 美元,本次則進一步提高至 10 億美元。儘管回購規模不斷攀升,但市場情緒依然相對保守,並未大舉響應。
另一方面,關於瑞波是否考慮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聲音再度浮現。多年來市場對其上市計畫充滿臆測,但總裁莫妮卡·隆(Monica Long)曾明確表示「目前沒有上市計畫」。不過,外界仍推測,頻繁的自家股份回購或許是為了強化公司治理或為 IPO 做相關準備。
隨著與 SEC 法律糾紛的雲霧漸散,市場對瑞波的未來發展抱持高度期待。特別是在公司積極擴大瑞波幣(XRP)資產佈局,並持續進行跨境收購併購,有望躍升為全球性的「金融基礎設施供應商」。
評論:此次股東對瑞波回購計畫反應冷淡,間接展現出對公司長期價值的信任,也顯示出加密貨幣領域逐漸從投機邁向資本市場結構性的信任轉移。瑞波若持續強化治理與佈局,無論是否啟動 IPO,勢必將在未來扮演關鍵角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