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的代幣化市場正快速從單純的「利息工具」,演進為更具功能性的「金融基礎設施」。根據 24 日(當地時間)韓國媒體報導,該市場總市值已突破 86 億美元(約新台幣 1 兆 1,645 億元),代幣化資產現已被廣泛應用於交易與借貸擔保,推動實體資產(tokenized RWA)在區塊鏈上的應用版圖不斷拓展。
「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Tokenized Money Market Fund)是一種主要投資於短期美國國債的金融商品,原本目的是將現金投入穩定工具,以追求穩健收益。但近期這類資產不僅限於保值工具,更進一步在數位資產領域中被廣泛用作「擔保品」,角色顯著擴張,成為連接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關鍵資產。
市場規模也在急速成長。根據統計,代幣化美國國債市場自 2023 年 9 月的 74 億美元,在 10 月底已擴增至 86 億美元。其中由全球資產管理龍頭貝萊德(BlackRock)發行的 BUIDL 基金規模達 28.5 億美元(約新台幣 3,854 億元),穩居龍頭;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推出的 USYC 規模為 8.66 億美元(約新台幣 1,170 億元),富蘭克林坦伯頓(Franklin Templeton)的 BENJI 則緊跟在後,達 8.65 億美元(約新台幣 1,169 億元)。近期新推出的富達(Fidelity)代幣化 MMF 表現亮眼,短短時間內規模已成長至 2.32 億美元(約新台幣 314 億元)。
評論:這類「代幣化國債」產品正逐步成為加密市場中的「數位黃金」,在高度監管與波動環境中,提供了兼具流動性與信任的替代方案。
隨著機構與投資人對高效、安全的擔保資產需求日益增加,代幣化國債正穩步走向主流。其不僅是低風險收益來源,更是新一代數位金融網路上的核心支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