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規模達190億美元(約新臺幣5.8兆元)的市場調整後,比特幣(BTC)依然呈現出「強勁」的需求動能。根據鏈上(On-chain)數據顯示,無論是投資者還是礦工,其活動水準正逐漸回升,各項關鍵指標亦出現正面轉變。
根據 CryptoQuant 於24日(當地時間)發布的鏈上分析,在過去一週內,比特幣的「實現市值」增加了超過80億美元(約新臺幣2,400億元),總額突破1.1兆美元(約新臺幣32兆元)。此外,比特幣的實現價格也站上11萬美元(約新臺幣330萬元),顯示鏈上資金明顯回流。所謂「實現市值」,是以投資者最後一次移轉比特幣時的價格,來計算整體持幣總值,這項指標被視為觀察市場真實資金規模的重要參考。
本輪資金回流的主因,被認為來自「比特幣財務儲備公司」以及「比特幣ETF」。CryptoQuant 執行長朱基永指出,比特幣市場的下一步走勢,可能取決於這些機構買盤是否恢復。他在社群平台X(原稱Twitter)上強調:「目前的買盤主要由ETF與策略型資產組合驅動。但這兩項資金來源近期的買入速度皆有放緩,需要這些機構重啟加碼,才能為市場提供更多上漲動能。」
評論:目前市場維持觀望,波動幅度趨於收斂。但只要機構資金再度進場,勢必將推動比特幣邁向新一波漲勢。對投資者而言,持續追蹤ETF與企業的買盤動向,將成為掌握後市關鍵的重要環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