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中本聰控股暴跌98%蒸發數十億美元:比特幣(BTC)私募結構惹禍

中本聰控股暴跌98%蒸發數十億美元:比特幣(BTC)私募結構惹禍 / Tokenpost

根據 Forbes 的報導,於 9 月(當地時間),由比特幣媒體 Bitcoin Magazine 執行長大衛·貝利(David Bailey)主導成立的比特幣(BTC)持有企業「中本聰控股(Nakamoto Holdings)」,原為擴張比特幣投資而推動的私人資金募集計畫,如今卻成為致命負擔。自 5 月股價觸頂以來,中本聰控股股價重挫逾 98%,市值蒸發數十億美元。

中本聰控股透過與猶他州的健康產業公司 KindlyMD 合併掛牌上市,成為少數持有大量比特幣的上市企業之一。不過,公司為籌措購幣資金,採用 PIPE(私募投資上市公司股份)結構籌資,引發沉重賣壓。該模式是公司以遠低於市價的價格,向指定機構投資者出售股份,迅速引入資金。然而,隨著 PIPE 發行的股份自 9 月起解禁,市場出現拋售潮,公司股價應聲暴跌。

大衛·貝利在接受 Forbes 訪問時直言,「大量拋售讓價值數十億美元瞬間蒸發」。他長年是加密社群內支持川普總統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並強調這次危機是邁向更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調整」,表示:「只著眼短期套利的資金對我們而言代價太高,接下來需要的是能夠長期支持的夥伴。」

截至目前,中本聰控股仍持有 5,765 枚比特幣,價值約 6 億 5,3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851 億元),根據 BitcoinTreasuries 數據,這一持倉量在全球上市公司中排名第 19。

評論:此次 PIPE 籌資雖為公司提供短期流動性,卻同時破壞市場對其信任,不僅衝擊公司本身,更與近期推動比特幣 ETF 上市的政策環境產生矛盾。未來,以比特幣為資產的上市企業如何在流動性與長期價值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考驗主流市場接受度的關鍵。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