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早期巨鯨錢包甦醒 4,000 枚幣值逾 6.1 億元引發市場關注

比特幣(BTC)早期巨鯨錢包甦醒 4,000 枚幣值逾 6.1 億元引發市場關注 / Tokenpost

一個自 2009 年起即長期閒置的「比特幣(BTC)早期錢包」近日再度啟用,引發市場關注。該錢包過去曾累計挖礦 4,000 枚比特幣,按目前價格估算,其總價值高達 442 萬美元(約新台幣 6.1 億元)。

根據區塊鏈資料追蹤平台 Whale Alert 的觀察,這個地址最早可追溯至 2009 年 4 月至 6 月間,即比特幣區塊鏈剛啟動數個月後。該地址主人的身份至今仍未曝光,自 2011 年以來便再無任何活動紀錄,直到近日發生異動。

根據加密貨幣資料分析公司 Nansen 的最新報告,這個被歸類為「加密貨幣巨鯨」的帳號在 9 日(當地時間)發起一筆規模龐大的轉帳,單次就移轉 150 枚比特幣,市值約 1,632 萬美元(約新台幣 22.6 億元)至另一個未知地址。這是該錢包自 2011 年以來首度出現交易,因移轉方式為單一筆交易,引發市場對交易動機的多方揣測。

根據區塊鏈瀏覽器 mempool 的數據,該地址曾一度持有最多達 7,850 枚比特幣,當時價值約 8,524 億韓元(約新台幣 300 億元)。此外,該用戶於 2011 年時曾將 4,000 枚比特幣統一集中至目前這個地址中。這種活躍行為再次凸顯早期挖礦者及鯨魚帳戶在近期有逐漸甦醒的趨勢。

安全專家警告,這類「中本聰時代」的錢包重新啟用,可能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心理層面的衝擊。雖然這次異動尚未出現直接拋售行為,但若巨鯨帳號持續移動資產,可能被解讀為長期投資者準備拋售的訊號。

評論:比特幣的有限總量與早期窖藏貨幣的釋放,一直是市場情緒的重要指標。每當「休眠帳戶」活動再啟,往往帶來投資者的憂慮與觀望,這也凸顯市場對「鯨魚」動向的高度敏感。

面對潛在的市場波動,專家建議投資人應持續關注這類早期挖礦錢包的狀況和未來可能的交易行動,因其動向可能持續影響比特幣價格及市場預期。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