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Santiment、Bloomberg 及其他市場洞察來源的綜合報導,截至 24 日(當地時間),在美國聯準會(Fed)發表支持擴大加密企業金融基礎建設的言論後,比特幣(BTC)價格一度突破 11.4 萬美元大關,顯示出市場強勁反彈的勢頭。同時,遊戲驛站(GME)股票再度受到散戶社群追捧,以及穩定幣泰達幣(USDT)資產透明度爭議升溫,讓三大事件成為本週加密市場的焦點。
根據區塊鏈數據公司 Santiment 的觀察,近期最受社群關注的話題即包括:比特幣的強勢拉升、遊戲驛站投資熱潮重燃,以及泰達幣的儲備資產質疑。分析認為,這些現象顯現出「投資者情緒」作為市場推動力的作用越趨明顯,不僅影響短線波動,還可能改變資金流向與市場結構。
比特幣於 21 日自 10.9 萬美元上漲至 11.4 萬美元左右,漲幅約 4.6%。該漲勢緊接聯準會宣布將允許加密企業存取其支付網路。市場普遍認為,這有助於推動傳統資產由黃金向數位資產如比特幣轉移。根據 Bloomberg 報導,美國主要機構投資者已開始透過比特幣 ETF 將資產配置於數位資產,其中貝萊德(BlackRock)的比特幣 ETF「IBIT」據透露累積流入金額已超過 30 億美元。
比特幣目前的市值接近 2.16 兆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 60%。不過,受到近期市場波動影響,近一週以來價格亦回調約 4.4%,在 10.8 萬美元附近徘徊。
除了比特幣外,「迷因股」遊戲驛站也再次在加密社群間引起轟動。Santiment 指出,目前社群討論度激增,投資人持續關注該股與 AMC、Beyond Meat(BYND) 等高空頭比重標的,尋覓新一波的「軋空」機會。雖然遊戲驛站本身並非加密資產,但其社群運動與高度投機性質與「迷因幣」有諸多相似之處。
另一方面,近期美國聯準會舉辦的「支付創新會議」中,Chainlink(LINK)作為代表之一出席,展示了其連結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中介架構,邁出推動兩者融合的一步。
以太幣(ETH)方面,近期再度因治理爭議而成為焦點。Polygon(MATIC) 聯合創辦人山迪普·奈爾瓦爾(Sandeep Nailwal)批評以太坊基金會內部結構過度菁英主義,促使創辦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罕見發聲表示,仍高度認可 Polygon 對生態系的貢獻。此事件再次引爆市場對以太坊可能存在中心化風險的討論。目前以太幣價格約為 3,846 美元,過去兩週內已下跌逾 14%。
泰達幣則在用戶數突破 5 億的同時,關於資產透明度的質疑聲浪亦與日俱增。儘管該公司積極擴大持有比特幣與多元化的金本位穩定幣 Tether Gold(XAUT),但部分監管與市場人士仍憂心其資產儲備細節未完全公開,為系統性風險埋下隱憂。
另一個引發警覺的案例是 Kadena 區塊鏈的項目崩盤。該 Layer1 區塊鏈近期因資金不足宣布終止營運,導致其原生代幣 KDA 幾小時內暴跌近 60%,至約 0.086 美元。市場懷疑內部人士於消息公開前已提前逢高出場,對專案聲譽與用戶信任造成嚴重衝擊。
評論:本週市場呈現出前所未見的交錯動能,涵蓋了政策引導、傳統與新興金融的碰撞、以及社群驅動的資金流向。在市場高度波動的背景下,投資人需持續關注這些「重大詞」——比特幣(BTC)、泰達幣(USDT)、以太幣(ETH)、遊戲驛站(GME)、Kadena、Chainlink(LINK)——在市場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洞察未來走勢脈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