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itcoin Magazine》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知名加密貨幣分析師查爾斯·愛德華茲(Charles Edwards)警告,若比特幣(BTC)在 2026 年之前未能妥善應對「量子電腦」帶來的潛在威脅,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可能會面臨歷史上最嚴重的下跌潮。他指出,這不僅是價格波動問題,而是比特幣系統本身信任機制可能面臨根本性崩壞。
「如果在明年之前無法解決量子電腦問題,比特幣將迎來史上最慘烈的熊市,」愛德華茲表示。他進一步指出,這可能徹底顛覆市場過去對比特幣「高度韌性」的認知,並強調這是一場關乎基礎安全性的危機,而非單純的價格調整。
目前包含 Google、IBM 與中國多家國營研究機構,正斥資數十億美元加快量子電腦技術的開發。儘管對一般用戶而言仍感距離遙遠,但在業界人士眼中,所謂的「Q 日(Q-Day)」可能比預期更早到來。這一天代表傳統公開密鑰加密方式將失去效用,導致資產安全性大幅降低。
研究指出,一旦 Q 日到來,市面上約 25% 的比特幣私鑰恐遭破解,並可能落入駭客手中。其中包含據稱由中本聰持有的 100 萬枚比特幣,潛在風險不可輕忽。
面對此威脅,包括加密貨幣錢包公司 Casa 的共同創辦人詹姆森·洛普(Jameson Lopp)等開發者,早在 7 月便提出建議,主張逐步淘汰存在已知漏洞的舊式地址類型。然而,此項改革目前採自願參與,整個比特幣社群能否統一行動,仍存在不確定性。
愛德華茲直言,價格波動、比特幣減半、ETF 贖回這類傳統市場現象皆可承受,但「數學定律無法妥協」。他進一步警告,比特幣從 12 萬美元跌至 8 萬美元尚非致命,但一旦底層信任機制遭摧毀,「整個系統是否能繼續存在」將是必須面對的根本問題。
評論:這份預測凸顯量子電腦對加密產業的潛在衝擊,特別是在多數加密貨幣仍仰賴公開金鑰加密機制的前提下。「Q 日」不再只是遠在未來的理論威脅,而是迫在眉睫的產業課題,考驗比特幣核心開發團隊與整個區塊鏈生態系的應變能力。若未能及時升級安全機制,下次的市場修正恐將昇華為信任的崩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