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oinDesk》報導,美國知名以太幣(ETH)資產管理公司 BitMine,近期於加密貨幣市場普遍低迷之際,持續展現出積極的「累積」買進態度。今年以來,BitMine 的代表人物湯姆·李(Tom Lee)已於本月額外購入約 8.5 億美元(約 1 兆 1,830 億韓元)等值的以太幣。若自 10 月 10 日市場流動性開始收緊起計,已累計買入總值達 17 億美元(約 2 兆 3,630 億韓元)的以太幣,成為目前機構級投資者中最具「攻擊性」的以太幣建倉動作之一。
根據區塊鏈數據分析公司 Arkham Intelligence 指出,BitMine 僅在本週就新增 63,538 ETH 持倉,而在上週更一次性買入了多達 379,271 枚以太幣。調查發現,這些加密資產主要透過加密貨幣交易所 Kraken 與 BitGo 等平台進行操作。目前 BitMine 所持有的以太幣總量已達 317 萬枚,超過全球 ETH 總發行量的 2.6%,相當於其內部設定目標「5% 持倉占比」的一半以上。
雖然 BitMine 方面並未正式對外證實上述錢包歸屬,但 Arkham 透過 X(原推特)表示,這些地址與 BitMine 過往的購買模式完全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湯姆·李在接受 CNBC 訪問時也指出,目前正處於市場底部階段,市場復甦已悄然開始,強調「現在並非加密牛市的頂部」,呈現強烈的「長期看多」立場。
根據觀察,BitMine 的以太幣建倉行動極為快速,自 7 月 14 日起持幣量為 16.3 萬枚,至 8 月已增至 115 萬枚,9 月更衝至 215 萬枚,如今來到 324 萬枚。評論:這種幾乎週週追加的買盤,堪稱「歷史級別」的進場動作,也突顯 BitMine 對 ETH 長期潛力的堅定信心。
此外,湯姆·李近期也預告,BitMine 正籌備推出自主開發的 ETH 質押(Staking)解決方案,意味著該公司將從單純的資產持有者,轉型為更積極參與以太坊生態系的「節點級參與者」。評論:這代表機構投資者開始向基礎建設層涉足,可能形塑未來以太坊網路治理的權力平衡。
另一邊,Coinbase 機構研究負責人大衛·杜翁(David Duong)強調,機構級資金對數位資產市場的「影響力已遠超預期」,暗示未來類似 BitMine 的行動將可能主導市場走勢。
目前以太幣價格仍在 4,000 美元(約新台幣 12.8 萬元)關口面臨頑強壓力。雖亞洲時段常見買盤支撐,但美國市場的賣壓使漲勢難以延續。ETH 本週一度觸及 4,080 美元高點,但又回落至 3,940 美元左右整理。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唯有突破 4,000 美元且站穩,才有進一步走強的可能。
專業交易員 Merlijn 則指出,目前 ETH 價格正在接近 200 日 EMA 線的雙重支撐區,此形態過往曾引發 70% 價格反彈。他預測若情境複製,市場或將迎來「怪獸級」的漲勢。
總結來看,BitMine 的積極部署不僅改變機構投資格局,更對以太坊網路的運作與價格動能產生潛在影響。關鍵詞:以太幣、BitMine、湯姆·李、機構投資、ETH 價格、以太坊質押、加密貨幣市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