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 (ETH) 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維塔利克·布特林)近日於個人部落格發文,深入介紹被譽為下一代「零知識證明(ZK)」技術核心的 GKR(Goldwasser-Kalai-Rothblum)協定。他指出,GKR 能顯著提升區塊鏈的「可擴展性」與「運算效率」,未來有望成為關鍵的 ZK 架構元件。
根據 Buterin 的說明,GKR 最初於 2015 年提出,其設計原理是在不揭示所有中間驗證過程的情況下,透過對輸入及輸出資料的承諾(commitment),實現快速且簡潔的「運算證明」。他舉例說明:GKR 能將資料置入如 KZG 或 Merkle Tree 等結構,以便驗證必要資訊的正確性。此外,若與 ZK-SNARK 或 ZK-STARK 等技術結合,GKR 更可進一步實現「高度隱私性」。
不過他也強調,GKR 協定本身並不具備隱私保障功能,本質上仍主要聚焦於「簡明性(succinctness)」。若要賦予其完整的零知識性質,仍需要其他 ZK 技術進行輔助整合。
目前 GKR 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多項以太坊 Layer 2 解決方案中,包括 zkEVM、zkML 等新一代 L2 區塊鏈架構,被視為構建「運算證明能力」的基石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Buterin 提到該技術潛力已超出傳統區塊鏈領域,未來甚至可擴展至人工智慧應用,尤以「大型語言模型(LLM)」為代表的 AI 系統領域為關鍵場景。他表示:「零知識技術正逐漸構築 AI 擴展與資安架構的核心基礎,不再僅限於區塊鏈上的 L1 與 L2 隱私保護。」評論:這顯示 ZK 技術不僅在區塊鏈內部扮演關鍵角色,也為 Web3 與 AI 的融合奠定可驗證可信的基礎。
另一方面,Buterin 近期也正式公開另一項注重隱私的新專案「Kohaku」,再次強調實現「一流隱私保障(First-Class Privacy)」的必要性。他指出:「個人資料的隱私保護絕非附加功能,而是以太坊不可或缺的核心優先事項。」
整體而言,Buterin 對 GKR 與 Kohaku 技術的布局,堅守以太坊重視「去中心化」與「隱私硬度」的初衷,並致力於將區塊鏈技術從加密貨幣推廣至「數位社會」的更廣層面。評論:隨著 ZK 技術持續進化,將加速推動區塊鏈應用橫跨金融、AI、資安等產業場景,朝向更加透明、安全與高效的數位基礎建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