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媒報導,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Bybit(拜比特)於 10 月 21 日(當地時間)啟動 2025 年度最大規模的下架行動,將陸續下架共 15 組加密貨幣無限期合約交易對。拜比特指出,本次調整主因為部分資產的「流動性」不足與「交易量」過低,顯示交易所正以更嚴格的標準管理潛在「流動性風險」。
本波下架的項目多以去中心化金融(DeFi)、元宇宙與小眾生態系為主,包括 Osmosis(OSMO)、StaFi(FIS)、Skate(SKATE)、Tanssi(TANSSI)、Node(NODE)、Major(MAJOR)、Frag(FRAG)、Swell(SWELL) 等。這些資產多數每日交易量低於 1,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3.9 億元),或是已失去在合約市場的關鍵流通性,被歸類為「小型標的」,不易支撐避險與投機性交易需求。
拜比特在官網公告中說明,這項下架是根據「流動性標準」與「風險管理原則」所做的決策。由於衍生品市場常伴隨價格劇烈波動,若流動性不足,將導致資金費率失衡,進而影響交易者使用合約進行避險的能力。且流動性低的合約資產也更容易觸發「非正常清算」(order-out liquidation),不僅放大市場波動,也可能影響市場的整體穩定性。
評論:這樣的策略顯示,拜比特已開始以更高標準審視其衍生品交易生態,並試圖排除不具市場價值或風險過高的資產組合,進一步優化交易品質。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下架時間點緊接在 10 月 10 日的「黑色星期五」市場異動之後,當時市場指出,某些「流動性稀薄資產」因承受過度清算壓力,導致市場出現劇烈波動。市場分析認為,此次拜比特決定下架這些風險資產,正是「黑色星期五」事後風險管理措施的一環。
目前拜比特每日平均現貨交易量約為 35 億美元(約新台幣 4,865 億元),資產總規模則為 115 億美元(約新台幣 1 兆 5,985 億元)。此一下架舉措被市場解讀為,拜比特為提升「衍生品市場品質」,而採取更系統性策略的具體展現。交易所也預告,未來仍可能針對不符合流動性標準的資產實施類似措施,維持市場健康發展。
關鍵詞:拜比特、下架、無限期合約、流動性風險、非正常清算、DeFi、元宇宙資產、交易策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