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觸頂?12 萬 6,000 美元高點引發市場分歧,68% 投資人仍看多後市

比特幣(BTC)觸頂?12 萬 6,000 美元高點引發市場分歧,68% 投資人仍看多後市 / Tokenpost

在本輪比特幣(BTC)漲勢中,10 月 6 日創下的 12 萬 6,000 美元(約新台幣 1,751 萬元)高點,是否已成為最終高峰,引發市場熱烈討論。比特幣於下半年行情初起時迅速飆升,僅兩天內便上漲近 1 萬 5,000 美元(約新台幣 2,085 萬元),突破歷史高點;但不到一週後,又急跌至 2 萬 3,000 美元(約新台幣 3,197 萬元),面臨明顯修正。儘管目前價格略為反彈至 10 萬 7,000 美元(約新台幣 1,487 萬元)左右,但仍較高點下跌約 2 萬美元(約新台幣 2,780 萬元)。

根據知名鏈上分析師 PlanB 的市場觀察,許多投資人已開始積極討論這波行情是否告一段落。他近期透過社群平台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 68% 的受訪投資人認為本輪多頭尚未結束,而 32% 則認為 12 萬 6,000 美元就是本週期的終點。

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多數人認為牛市仍在持續,但有 63% 的受訪者預期比特幣未來將跌破 1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390 萬元)。同時,有高達 68% 認為 2026 年將再次進入「詞」熊市(Bear Market)。

PlanB 在發布調查結果時詢問:「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社群對此給出各種解釋。有投資人指出,比特幣價格週期與「減半機制」仍相關,但更多人則將市場格局改變的原因,歸因於「詞」機構資金與「詞」流動性環境的變化。

一位匿名用戶(adlegoff84)則評論指出:「比特幣價格現在更多是由機構資金的進出時點來驅動,而非單純的需求波動。」他進一步分析,「詞」ETF 與託管商品逐漸掌控供給流動,藉此穩定價格;同時,「詞」衍生性金融商品透過避險策略放大了價格彈性。他也認為,各國央行的資金政策,正在實質重塑整個市場結構。

對此,PlanB 表示認同。他評論指出,現今市場運作更應被視為「詞」資產重配置與「詞」投資組合再平衡的結果,而非單純的供需決定。他也坦言,這類流動性驅動的價格模式很難具體量化,但未來將嘗試加入更多以數據為基礎的視覺模型佐證。

「詞」比特幣是否已觸頂,仍無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即便價格自高點顯著修正,投資人對持續上漲的期待尚未消失。不過,受限於當前「詞」宏觀流動性與「詞」機構參與行為的不確定性,後市走勢仍充滿爭議。這場關於比特幣是否已經見頂、或仍有更大漲幅可期的辯論,預料短期內仍將持續。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