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於24日(當地時間)宣布推出「BLOOM 試點項目」,旨在建構跨境流動、去中心化以及多幣別的數位結算基礎設施,並獲得摩根大通(JPM)、Circle(Circle)以及泰國開泰銀行等全球 16 間重要金融與支付機構參與。此試點屬於「蘭花計畫」(Project Orchid)延伸,核心目標是將銀行存款與穩定幣進行「代幣化」,進而實現多種貨幣資產在不同平台間的即時清算與轉換。
BLOOM 是「Borderless(無邊界)、Liquid(具流動性)、Open(開放)、Online(線上)、Multi-currency(多幣別)」的縮寫,反映出 MAS 所構想的國際化數位結算藍圖。根據官方說明,該項目聚焦三大方向:一是促進數位資產彼此交換;二是追求新幣(SGD)即使被代幣化,也能維持 1:1 的價值穩定性;三是涵蓋本地與海外市場的支付場景。MAS 強調,未來此系統預計支援涵蓋 G10 國家貨幣及多種亞洲貨幣,有望提升實際應用效益。
MAS 表示,目前參與 BLOOM 項目的包含新加坡四大銀行、摩根大通、開泰銀行與穩定幣發行公司 Circle 等共 16 間機構。此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四家支付服務商、三家穩定幣發行單位也一併納入,將參與相關架構測試。若試點成功,將全面擴展至全球支付與清算體系,對當前「代幣化資產」的跨境應用具有示範意義。
技術設計方面,BLOOM 項目推行一種「銀行存款—代幣化存款—穩定幣」三者可互轉並價值等同的新型清算模型,目標是在保證可兌換性的同時,提供極高的價值穩定性。例如,新幣可同時以實體存在帳戶中、或被代幣化存在封閉平台上,亦或於公鏈上發行為穩定幣,但其價值皆保持為「1 新幣」,確保市場信心及結算效率。
評論:MAS 著眼的不只是單一國內系統改革,而是在為「跨鏈、跨幣別、跨業」的數位價值傳遞系統定調。其測試結構結合了傳統金融與公鏈技術,不僅代表正視區塊鏈的潛力,也可能推動全球穩定幣與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的互通性政策。
目前 MAS 也正透過本次 BLOOM 測試邀請更多國際金融機構參與。隨著全球加密貨幣生態與傳統清算體系持續整合,此舉有望成為推進多種數位資產「國際互操作性」的一大步驟,說明數位貨幣與代幣化銀行存款未來不再只是「局部替代選項」,而是「金融轉型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
關鍵詞:新加坡金融管理局、BLOOM 試點、蘭花計畫、代幣化存款、穩定幣、數位結算、多幣結算模型、摩根大通、Circle、跨境支付、CBDC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