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Lookonchain 於 24 日(當地時間)揭露的鏈上數據,一個與中國大型比特幣(BTC)礦場魯比安(LuBian)相關聯的錢包突然轉移了大約 13 億美元(約新台幣 1,807 億元)等值的比特幣,此舉發生在美國司法部(DOJ)啟動與 2020 年駭客事件相關的資產沒收行動之後不久,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該錢包過去三年幾乎沒有任何動靜,卻在日前突然啟動,分兩筆交易轉出共計 11,886 BTC。首先是傳送了 9,757 BTC,當時市值約為 11 億美元;幾小時後又額外轉帳 2,129 BTC,對應約 2.38 億美元。這些比特幣最終流入新的未標記錢包,引發外界對目的地與操作者身份的質疑。
根據區塊鏈情報平台 Arkham Intelligence 的分析,目前轉移的這批資產,數量恰好與 2020 年魯比安礦池遭駭客盜取後部分比特幣的規模一致。當年駭客入侵事件中,共有 127,426 BTC 遭竊,當時市值達 35 億美元(約新台幣 4,865 億元)。此次轉移的 11,886 BTC 被認為可能是該事件中的贓款之一部分。
目前魯比安尚未對此事件做出回應。值得注意的是,尚無法確認此次轉帳是否由原駭客或魯比安內部人員執行,也未排除可能是對美國司法部調查行動的預防性手段。評論:有專家指出,這類過去長期沉寂的「沉睡比特幣錢包」突然復活,往往與政策或執法壓力變動有高度關聯。
司法部於上週宣布已展開針對魯比安駭客案相關資產的追查與沒收程序,而本次轉帳中的地址與沒收標的相符,可能引發進一步執法行動。評論:此舉或將使執法與鏈上匿名的拉鋸更加激烈。
近期比特幣市場已出現震盪跡象,觀察人士警告,隨著這類「鯨魚錢包」大額活動頻繁出現,再加上監管機構持續加強追蹤及沒收行動,市場短期內恐會面臨更高「波動風險」。在比特幣(BTC)、司法部、鏈上監控與駭客資產尋回等關鍵詞交織下,本事件將可能成為監管與技術對抗的新觀察指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