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週末大跌後,比特幣(BTC)短暫呈現反彈,但根據 25 日(當地時間)多家外媒報導,其價格再度轉弱。市值排名第一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當日下跌約4.65%,於11萬美元(約新臺幣152.9萬元)附近震盪,與亞洲股市的同步走跌形成連動。
造成市場震盪的主因之一,是中國宣布對涉入南韓最大造船企業交易的五家美國企業進行制裁,並預告未來可能祭出更多報復行動,顯示美中地緣政治緊張情勢持續升溫。這一舉措顯著打擊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影響波及加密資產與股市。
儘管出現回落,不少市場專家仍將此次走勢視為「短期調整」。根據鏈上數據與技術指標,比特幣仍位於其中期上升趨勢內,當前價格區間可視為一種「健康的價格重置」。評論:這類調整若不跌破關鍵支撐,或能為後續攻高提供動能。
然而,若比特幣無法守住11萬美元整數支撐,分析師示警其價格恐將回測9萬6,500至10萬美元(約新臺幣134.1萬至139萬元)區間,投資人需留意潛在下行風險。
此次修正被認為是多項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全球總體經濟變數、比特幣現貨 ETF 資金遲緩湧入、市場對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等,再加上地緣政治衝突擴大,使得市場保持謹慎。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川普總統於美國大選期間展現出「親加密貨幣」立場,一度提升市場信心,但當前地緣風險與宏觀壓力仍讓整體資產價格承壓。評論:美國國會近來對加密幣監管氣氛逐步轉趨寬鬆,長期而言或有助產業發展,但短期波動不容輕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