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的Layer 2區塊鏈「Base」核心開發者Jesse Pollak(傑西·波拉克)近日對Binance(幣安)的上幣費用政策提出嚴厲批評,認為該制度可能成為Web3生態發展的重大障礙。他指出,幣安向某些專案收取高達數億韓元(約數十萬美元)才能上架的費用,對去中心化理念構成威脅,將阻礙創新項目的發展。
根據Pollak的說法,幣安常以空投為由,要求項目方在上架前交出最高3%的代幣,隨後甚至再收取額外3%,形成所謂的「雙重費用模式」。他批評這類做法與區塊鏈產業所標榜的開放與包容背道而馳。與此形成對比的是,Base採取開放政策,允許任何開發者無需支付上架費用,即可在平台上發布新項目。Pollak在個人社群媒體上強調,「上幣的成本應該是0元」,這不只是價格議題,更是打造開發者友善生態的基本哲學。
實務上,Coinbase不要求任何形式的上幣費用、空投比例或高額保證金,而是專注於降低開發團隊負擔,使資源能專注於產品優化與創新。Pollak相信,這種成本低、門檻低的開放策略將有助於吸引更多開發者投入Web3領域,並促進高品質專案在平台上的擴散,進而強化Base在市場中的長期競爭力。他也表示,「不能讓有錢的人專美於前,降低專案的進入門檻,才有可能擴張整個生態系統。」
然而,社群對此看法並不一致。有加密KOL「Crypto Bitlord」公開反駁Pollak,認為「上架費用本來就合理」,並反問:「Coinbase今年究竟上架了幾個新幣?」其他網友則指出,免費上架的想法在實務上難以落實,因為包括資安審查、法務顧問、流動性引導等都需成本支撐,「0元上幣」恐怕難以永續。
儘管面臨質疑,採取如Coinbase一樣偏向「開發者友善」策略的交易所,未來仍有望取得更多市場佔有率。尤其在比特幣(BTC)等主流資產持續受到看好預期下,平台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助推角色將成為新的競爭焦點。評論:Pollak對傳統上幣費用機制的挑戰,不僅反映市場潛在變革,也為日後交易所策略與政策制定提供新的切入觀點,顯示交易平台應朝「創新驅動者」的方向邁進。
根據CoinDesk報導,於24日(當地時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