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則關於美國政府拋售大量比特幣(BTC) 的社群媒體傳言迅速流傳,引發市場不安。不過該傳言後來證實為不實訊息,實際上並未進行任何拋售行為。
根據 Galaxy Digital 研究部門主管亞歷克斯·索恩(Alex Thorn)24 日指出,美國政府並未出清其持有之比特幣,社群上流傳的消息純屬「假新聞」。他進一步說明,該筆交易實為政府依法取得詐騙案件所查扣加密資產後進行的錢包轉移,並非市場上的實際出售。
此次遭誤傳為政府「拋售」的資產,起源於愛沙尼亞籍詐騙主謀謝爾蓋·波塔彼科(Sergei Potapenko)與伊戈爾·圖羅金(Igor Turogin)主導的加密礦業詐騙項目 HashFlare。他們在毫無實際挖礦能力的情況下,假造收益向合約投資人募資,總計騙取約 6 億美元(約新台幣 83.4 億元),其中部分用於購買豪華車輛及珠寶等私人消費。兩人已被定罪並判處 16 個月有期徒刑,其持有的加密貨幣、房產及汽車等,價值約 4.5 億美元(約新台幣 62.5 億元),均遭美國政府查封。
美國政府於 8 月正式啟動這些資產的沒收程序,近期獲法院最終判決許可後,才將相關比特幣轉入由政府所控制的錢包。此次資產移轉雖涉及比特幣上鏈動作,但實際上完全無關市場拋售。
評論:本次事件再度突顯資訊透明與辨識真偽的必要性。投資者需釐清「資產移轉」與「市場拋售」之間的本質差異,勿因未經查證的消息而導致不必要的價格波動與市場恐慌。比特幣(BTC) 作為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任何傳聞都可能產生高度影響,須謹慎看待。
資料來源:CoinDesk,於 24 日(當地時間)報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