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強制平倉潮襲擊加密貨幣市場!160 萬槓桿交易者爆倉 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現資金回流跡象

強制平倉潮襲擊加密貨幣市場!160 萬槓桿交易者爆倉 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現資金回流跡象 / Tokenpost

加密貨幣市場近期遭遇史上最大規模的「強制平倉」事件,約160萬名使用槓桿交易的投資人蒙受重大損失。根據 CryptoQuant 分析師資料顯示,這波劇烈下跌導致比特幣(BTC)與各類主要替代幣(Altcoin)整體倉位遭到同步清算,市場趨勢也在經歷動盪後暫時重返平衡。目前市場參與者的焦點,正轉向美國股市開盤後的走向。

根據加密貨幣分析師 Doctor Profit 的觀察,此次拋售並非偶然,而是「經過精密設計的交易布局」。他指出,從 8 月起,具備機構等級操作能力的市場做市商開始逐步拋售比特幣與替代幣,形成一波大規模的調節期;而散戶投資人誤判短期反彈為轉勢訊號,進而高槓桿加碼佈局,最終遭遇清算潮。

尤其在主要替代幣交易對中,清算比例一度逼近99%,幾乎所有槓桿倉位全數出場。Doctor Profit 認為,這也恰恰顯示多數倉位過於集中在同一行情方向,淪為壓垮市場的直接導火線。他並以「血月效應(Blood Moon Effect)」理論說明此類技術型破局傾向周期性重演,反而可能為市場開啟新一輪的築底與累積階段鋪路。

儘管此波殺盤後市場略有回穩,但整體氛圍仍趨保守。分析人士指出,若比特幣的關鍵技術支撐未被跌破,後市仍有望挑戰13萬美元(約新台幣407萬元)水位;不過短期內,加密幣價格仍須觀察美股走勢、日圓波動與美國貨幣流動性調節等因素。

而在全球科技股表現方面,也隱含潛在變數。中國近日宣佈全面禁止輝達(NVDA)繪圖處理器(GPU)進口,恐導致該公司損失約40%的海外營收。由於美國本地市場需求放緩,加上中國積極推進國產半導體替代方案,整體科技板塊正面臨下行壓力。評論指出,加密貨幣資產如能脫離與傳統股票市場的連動,有機會啟動「去連結(Decoupling)」行情。

對此,Doctor Profit 建議投資人謹慎觀望。他認為當下並非賣出時機,而是應該維持現有倉位,等待更加明確的市場方向。他表示:「現在是進行市場休整的重要時刻。經過清算、重整之後,市場的多空力量已恢復均衡,過度恐慌並非理性反應。」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機構投資人已趁勢低接。根據鏈上資料顯示,近期包括比特幣與以太幣(ETH)皆出現顯著資金回流現象,可能象徵新一輪資產重新累積步驟已悄然展開。市場正在經歷一場風暴的尾聲,也許正準備邁入下一個成長周期。

關鍵詞:比特幣(BTC)、以太幣(ETH)、強制平倉、槓桿交易、血月效應、Doctor Profit、去連結、加密貨幣市場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