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委員,業界暱稱為「加密媽」的海絲特·皮爾斯(Hester Peirce),近日透過社群平台警告民眾提防假冒詐騙。根據她於 24 日(當地時間)在 X(前稱 Twitter)上的發文,有不法份子冒充她本人,透過 Telegram 向用戶發送訊息,試圖誘導投資人上當受騙。
皮爾斯委員強調,這些假冒帳號正在進行詐騙,並提醒投資人若接收到陌生人透過 Telegram 推薦「加密貨幣」項目或聲稱提供「空投活動」,甚至要求金錢交易時,幾乎可以確定是詐騙行為。她也表示:「常理來看,SEC 的委員不會主動向陌生人發送私人訊息,更不可能推薦某種幣種,請保持警覺。」
事實上,近期透過 Telegram 進行的「假冒詐騙」越來越精密。一名投資人比爾·休斯(Bill Hughes)便在社群媒體透露,有帳號假扮 SEC 委員,聲稱「轉入一枚比特幣(BTC)就會返還兩倍」,他信以為真將 BTC 匯出後卻一無所獲,最終成為受害者之一。
這類詐騙與幣安執行長趙長鵬(Changpeng Zhao)先前的說法不謀而合。趙指出,由於大量「垃圾訊息」轟炸,他已不再使用 Telegram。他也指出,名人 Telegram 帳號若被公開,往往成為詐騙目標,加上 Telegram 限制封鎖功能,使得防堵難度提升。
不只是這次事件,皮爾斯委員過去也對詐騙行為持強烈反對態度。她在今年 5 月於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比特幣研討會上便指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對「惡意行為者」採取強硬行動,同時提醒散戶若投資高風險資產如「迷因幣(meme coin)」而導致虧損,不該期望政府會介入救援。評論:此舉顯示 SEC 強化「投資人自負盈虧」的風險觀念。
雖然外界觀察到 SEC 在前任主席蓋瑞·詹斯勒(Gary Gensler)所主導的「監管先行」策略上已有所鬆動,皮爾斯依舊堅守「投資人保護」與「防止詐欺」的執政重點。當前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對於來源不明的帳號及訊息務必提高警覺,避免落入假帳篷設下的陷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