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巴犬(SHIB)核心開發者近日在 X(前稱 Twitter)重返公開發聲,就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與「隱私性」問題提出觀點,再度引發討論。沉默近兩週的開發者卡爾·德希亞(Kaal Dhairya)針對近期 TEE 技術(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所暴露出的安全疑慮,發文間接回應社群關切。
根據 Zama 執行長蘭德·辛迪(Rand Hindi)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TEE 區塊鏈存在重大安全漏洞。報告指出,駭客只要對 TEE 節點進行物理存取,即能解密原先受保護的資料。更令人擔憂的是,這類攻擊僅需 1,000 美元(約新台幣 3.2 萬),技術門檻極低,顯示隱私鏈存在潛在風險。
辛迪進一步指出,問題不在區塊鏈本身或 TEE 機制,而是與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有關。他警告單一惡意節點就可能危及整體網絡安全,未來或許不得不將節點與 RPC 提供者限制於特定雲端環境,以降低風險。這也突顯了「隱私性」與「去中心化」兩者之間的價值衝突。
對此,德希亞強調該爭議雖與西巴犬擴展鏈「西巴鏈(Shibarium)」無直接關聯,但去中心化歷來是加密社群關注的核心。他簡短回應:「答案一直都在 FHE(全同態加密)之中。」此話引起關注,因為西巴犬項目與 Zama 正聯手開發一項以 FHE 技術為基礎的西巴鏈隱私區塊鏈基礎架構。
FHE(完全同態加密)是一種在未解密資料的前提下,也能進行運算處理的加密技術。該技術允許在不信任的環境中保護資料隱私,被視為實現高度去中心化且具備強化安全性的潛力方案。「評論」:FHE 的引入意味著加密產業正在尋求打破去中心化與資料保護之間的結構性矛盾。
德希亞此次罕見的公開發言,也被視為是對「TEE 模型是否可持續」一題的間接提問。支持 FHE 代表西巴犬團隊或正考慮替代既有的信任執行環境架構,以朝下一世代的「Web3 安全基礎設施」邁進。外界關注西巴犬是否能從「迷因幣」形象蛻變為具備實質技術能力的區塊鏈平台。
根據報告顯示,西巴鏈與 Zama 正積極展開 FHE 區塊鏈協作,是未來西巴犬(SHIB)、隱私鏈與去中心化結構共同發展的重要試金石。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