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AI 影片生成器 Sora 2 恐成加密貨幣詐騙利器 專家示警風險升高

AI 影片生成器 Sora 2 恐成加密貨幣詐騙利器 專家示警風險升高 / Tokenpost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邁入全新階段,加密貨幣詐騙手法也變得日益精密。根據朝鮮日報於 24 日(當地時間)報導,由 OpenAI 推出的全新影片生成模型「Sora 2」正引發科技與區塊鏈兩界的高度關注。這項技術能基於物理法則,擬真呈現人物動作與場景,潛力大但亦存在被濫用的風險,尤其在生成假冒內容方面,可能對加密貨幣產業造成嚴重衝擊。

「Sora」第一代模型於 2024 年 2 月首次亮相,被視為影片生成版的「GPT-1」,屬於初步概念驗證階段。而這次推出的「Sora 2」則進一步強化了物理模擬能力,例如能逼真還原籃球擊中籃板後彈跳的動作,不僅模仿圖像,更能生成符合現實物理邏輯的動態畫面。

雖然此技術對於教育、娛樂與模擬等領域十分具有革命性意義,但對加密貨幣產業來說,卻也恐淪為詐騙工具。過去曾出現操縱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與麥可·賽勒(Michael Saylor)等名人形象的粗糙深偽(deepfake)影片,由於動作不自然、多處視覺錯誤與聲音不協調,仍容易被識破。但「Sora 2」卻能製造更細膩的語音語氣、臉部表情以及流暢的轉場效果,讓辨識難度大幅提升。

專家指出,若詐騙集團藉此製造自稱來自名人或專家的「虛構投資訪談」、「捏造論壇討論影片」等偽裝內容,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投資人也可能在初期上當。他們可能偽裝成推廣以太幣(ETH)質押方案,或鼓吹比特幣(BTC)投資機會。加上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這類假影片極有可能迅速擴散,導致難以挽回的損失。

評論:令人感慨的是,原本為提升創意與教育效益所推出的 AI 影像生成技術,如今卻可能被推向詐騙的前線,成為破壞投資人信任的利器。

針對可能濫用的風險,業界專家呼籲應盡快部署 AI 驅動的詐騙偵測系統,並強化數位浮水印與內容真偽驗證技術。不過,目前相關防堵機制仍未臻完善,投資人唯有持續提高警覺,才是目前最有效的防線。

「這已不是看見即為事實的時代了」,加密產業人士普遍表示,「在你因為看了YouTube上一段『專家訪談』就動念轉帳前,請務必多查一層來源與真偽」。面對虛實難辨的 AI 視覺時代,審慎查證、堅守懷疑態度,將是避開詐騙陷阱的唯一出路。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