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走勢關鍵:長短期鯨魚對決、主動買盤量下滑引發波動風險

比特幣(BTC)走勢關鍵:長短期鯨魚對決、主動買盤量下滑引發波動風險 / Tokenpost

根據 CryptoQuant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分析,由於長期持有者與短期持有者兩類「比特幣(BTC)鯨魚」採取相反操作策略,已成為目前影響整體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

CryptoQuant 分析師 Carmelo Alemán 表示,所謂「長期持有者(LTH)鯨魚」是指持有比特幣超過 155 天的地址,以長期投資為導向,其平均購買價格為 41,887 美元,總共約持有 372 萬枚比特幣,形成穩定市場的核心力量。他們傾向在價格下跌時不輕易拋售,反而繼續逢低吸納,為市場提供支撐。

相較之下,「短期持有者(STH)鯨魚」則常由機構投資人或新進參與者組成,平均進場價格高達 111,299 美元,總持有量約為 107 萬枚比特幣,進出市場頻率高。每當市場出現波動時,這類鯨魚傾向快速調整部位、進行頻繁買賣操作。Alemán 指出,這類高頻交易行為是導致市場短線價格劇烈變化的主因之一。

CryptoQuant 進一步指出,目前在幣安等主要交易所的「主動買盤量(Taker Buy Volume)」正在減弱,顯示市場需求出現暫時回落,這可能使市場波動度進一步上升。該數據通常被視為判斷多頭行情是否能延續的領先指標。

不過整體而言,比特幣網路的基本面仍保持強韌。根據報導,截至 9 月底,比特幣總算力已突破歷史新高、達到 1.441 ZH/s(兆赫),反映出礦工對網路的穩定性及長期發展仍具高度信心。算力的成長有助於提升區塊鏈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評論:比特幣市場的後續發展高度依賴兩大鯨魚群體的博弈結果。握有低成本籌碼、並穩定加倉的長期持有者有利於市場穩定,但若短期鯨魚群在高進場成本壓力下加劇拋售,則可能引發進一步修正。

目前市場高度關注比特幣是否能突破 115,000 美元的壓力關口,但同時也需注意芝商所(CME)比特幣期貨市場中 110,000 美元缺口尚未回補,暗示短期內仍有一定下修壓力。

最終,比特幣的短線走勢將取決於能否有效恢復市場買盤動能,以及由哪類鯨魚成功主導這場資金與信心的較量。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