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1 日(當地時間)美國聯邦政府再度進入「關門停擺」(Shutdown)狀態,引發加密貨幣社群熱議。許多支持者紛紛以「比特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Bitcoin Fixes This)」自勉,認為這次事件再次突顯傳統政府管理架構的失靈,並進一步強調持有比特幣(BTC)等去中心化資產的必要性。
此次政府關門始於 10 月 1 日零時,因國會未能針對臨時財政預算案達成協議所致。儘管由共和黨主導的暫時預算法案成功通過眾議院,但未獲得民主黨的支持,無法在參議院過關,導致聯邦機構運作中斷。此次事態影響約 75 萬名公務員,他們被迫停工,而國家公園、退伍軍人支援等公眾服務也因此暫停。即便是被列為「必要人員」的員工,也只能無薪繼續執勤,引發多方不滿。
對此,加密貨幣業界多位人士紛紛對傳統體制表達強烈批評。資產管理公司 Bitwise 總裁泰迪·福薩羅(Teddy Fusaro)直言:「我們的金融體系一直在循環出現銀行危機、紓困風潮和極端市場波動,問題出在整個制度本身。」而去中心化倡議組織 Varian 的首席法務官傑克·切爾文斯基(Jake Chervinsky)則指出:「政府能花上數兆美元,但卻還是不懂如何精準花錢。這正是我們選擇加密貨幣的原因。」
評論:上述言論不僅是情緒上的反彈,更代表著一種金融體系變革的思維轉向。在政府持續失能的背景下,越來越多投資人將希望寄託於具有抗審查性與透明度的區塊鏈技術與資產,如比特幣。
在市場反應方面,比特幣目前交易價格約為 114,557 美元,逼近歷史高點。許多分析人士指出,這波升勢與政治與經濟的不確定性有直接關聯,顯示數位資產已成為部分投資人避險手段之一。
類似的情形過去亦屢見不鮮,2018 年底至 2019 年初那場為期 35 天、歷史最長的美國政府關門便是一例。1990 年代與 1980 年代也曾多次出現類似情況。這些事件雖對美國經濟構成短期衝擊,但在長期來看,卻強化了對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替代性金融基礎建設」需求的重要性。
評論:政府關門不僅間接證實傳統機構的不靈活,也使得投資市場開始重新檢視資產配置策略。去中心化資產的優勢,如不中斷運作與無需依賴中央權威,正逐漸受到主流金融的高度關注。隨著比特幣等加密資產漸漸被更多投資人接受,其作為金融危機避險工具的角色將愈加明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