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紐約時報》於 9 月 29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隨著美國政府「關門停擺(Shutdown)」風險再度升溫,加密貨幣市場出現顯著波動,比特幣(BTC)價格因此獲得支撐。隨著政治僵局日益惡化,主流金融市場的信心動搖,投資人逐漸將資金轉向比特幣等非傳統資產。
數據顯示,9 月底比特幣單月上漲約 4.2%。分析指出,這波行情背後主要受到「關門危機」激發避險情緒所驅動,並非單純技術面拉升。同期間,由貝萊德推出的 iShares 比特幣信託 ETF(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漲幅更達 4.9%,顯示主流投資工具也出現比特幣敞口(Exposure)增加的趨勢,反映市場資金的風險配置策略已向數位資產擴展。
報導也提到,在美元走弱之際,傳統避險資產如黃金的價格同步上漲,坐實市場在面對不確定性時,對「安全資產」的需求明顯提升。不僅如此,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指出,數位資產加速成長,正逐漸挑戰現有的金融監管體系。若制度動盪延續,資金轉向比特幣的動能可能會進一步增強。
根據 MarketWatch 分析,華府預算僵局除了有可能推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比特幣 ETF 的審查決策,也增添整體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其中,川普總統與拜登政府及共和黨之間對預算案的分歧,讓「比特幣作為去中心化避險資產」的「敘事」更加鮮明,吸引尋求體制外解方的市場參與者。
評論:這凸顯比特幣正在從「高風險投機標的」,轉為具有制度對抗特性的避險金融工具。
儘管如此,不可忽視的是,近期比特幣與美股之間的關聯度有所上升。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Group)統計,BTC 與美股之間的價格聯動性顯著提升,顯示比特幣已不再是完全與傳統市場分離的「非關聯資產」。這意味著市場波動情緒(Volatility Sentiment)可能同步影響股票與加密資產。
此外,專業機構投資人對比特幣的參與度也在增加。透過如 iShares 等 ETF 商品,傳統投資者得以間接涉足比特幣市場。這反映出數位資產正逐步被納入資產組合中的「避險配置」。不只散戶,連基金經理人也愈發將比特幣視為一種風險對沖工具。
總結而言,這波比特幣升勢不僅來自技術面動能,也反映全球經濟與美國政治環境充滿變數的市場情緒。若美國國會無法儘速通過預算案,預期市場將持續尋找「不受傳統金融體系掣肘」的資產解方。比特幣正日益具有「系統性避險」的特質,其市場角色有望在未來進一步擴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