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中國加強打壓本土企業涉港加密貨幣市場 重申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監管紅線

中國加強打壓本土企業涉港加密貨幣市場 重申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監管紅線 / Tokenpost

中國近期加強控制企業參與香港加密貨幣市場,強化反加密政策立場

中國對加密貨幣產業的態度,並未如部分市場人士所期待的出現轉向。根據韓國《中央日報》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中國政府近期要求本土企業縮減與香港加密貨幣項目的接觸,並限制資產曝險程度,明確展現出加強控制的立場,反駁了先前有關中國可能放寬管制的推測。

2025 年初,香港啟動新的加密貨幣與穩定幣(Stablecoin)牌照制度,吸引了眾多全球投資者的關注。不少中國本土的科技與金融機構也藉機透過香港進行合作,試圖參與當地的創新實驗。然而,這一波合作熱潮引起了北京當局的警覺。監管機構考量此舉可能成為繞過中國本土金融監管的後門,已勒令有關企業迅速撤資並縮減營運規模。

中國政府特別關切部分企業,透過香港炒作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加密資產的方式,可能對本土金融安全構成風險。因此,不僅多家企業已重新評估其涉入加密貨幣市場的策略,包括停止交易在內,部分國有銀行也被禁止申請香港的穩定幣相關營業執照。

從歷史角度來看,自 2013 年中國中央銀行首次對比特幣發出警告以來,政府持續採取逐步強化限制的策略。2017 年起,政府取締首次代幣發行(ICO)與境內交易所運營,2021 年更全面禁止加密貨幣挖礦活動,此舉被視為對加密產業的事實性驅逐。

多位專家指出,中國這次的管控升級,顯示其仍堅定奉行「反加密」方針。即便香港被視為加密創新重鎮,但這些試驗仍屬於「一國兩制」下的局部測試,不代表中國整體政策出現鬆動。評論:這進一步暗示香港的市場活力,恐難擴散至整個中國,加密產業仍需審慎面對北京政府嚴格的政策框架。

總結而言,中國不僅鞏固其長期以來排斥加密貨幣的監管立場,也凸顯其與香港在金融創新上的路線差異。即便香港成為穩定幣與虛擬資產的全球試驗場,中國對相關業務的高壓控制意味著本土企業將面臨更多結構性限制。在目前環境下,「穩定幣」、「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詞彙再度成為中國對外政策與技術監管交鋒的關鍵詞。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