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去中心化交易所 ASTER 爆紅:原生代幣一天飆 40%,挑戰 Hyperliquid 主導地位

去中心化交易所 ASTER 爆紅:原生代幣一天飆 40%,挑戰 Hyperliquid 主導地位 / Tokenpost

根據韓國媒体報導,建構於 BNB 鏈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ASTER」近期於加密貨幣市場中迅速竄紅,引發投資人廣泛關注。其原生代幣 ASTER 在短短一日內飆漲逾 40%,躍升至市值前百大,加速推升「永續合約」為核心的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新興交易趨勢。

ASTER 於 9 月 17 日正式上市,當天平均價格為 1.2 美元(約新臺幣 38 元),不到 24 小時即突破 2 美元(約新臺幣 62 元),突顯出投資市場對此項目高度期待。該平台主打自動化的現貨與永續合約交易,被外界視為獲得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與 YZI 實驗室支持的新創項目。

評論:這樣的漲幅表現,在熊市盤整階段實屬罕見,說明市場正對創新型 DEX 表現出強烈興趣。

ASTER 的迅速崛起,也被視為與另一天王級新秀 DEX「Hyperliquid」展開競爭的信號。Hyperliquid 為基於專用 Layer 1 區塊鏈打造的永續合約交易所,自 2024 年空投成功後在社群平台迅速走紅。配合川普總統再度當選所帶動的幣圈多頭行情,其市值快速突破 150 億美元(約新臺幣 4,900 億元),形成高度市場熱度。

在這股 DEX 市場競爭浪潮中,ASTER 於 9 月 23 日市值達到 34 億美元(約新臺幣 1,110 億元),相較上架初期已大幅膨脹。不過,多位分析師亦提醒,作為剛推出的新項目,價格高度波動,初期投資人仍須注意潛在風險,未來幣價有可能出現震盪修正。

儘管業界中已有聲音將 ASTER 稱作「Hyperliquid 殺手」,寄予取代對方的厚望,但也有觀點認為這類稱呼更接近行銷手法,類似當年 Solana(SOL) 被炒作為以太坊(ETH)「殺手」的過往劇本。實際上,市場更可能朝向多元競爭共存的格局發展。

評論:與其寄望單一路徑成為 DEX 巨頭,不如觀察不同協議如何透過技術與應用場景各自建立立足點。

在永續合約需求不斷增長的當前市場環境下,單一平台壟斷的可能性相對降低,反而是具備獨特技術優勢與社群支持的多元 DEX 平台,可能形成新一輪的競爭格局。ASTER 的登場,正式揭開這場新世代交易平台爭霸戰的序幕。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