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穩定幣挑戰 Visa 與 Mastercard:美國支付市場進入低手續費時代

穩定幣挑戰 Visa 與 Mastercard:美國支付市場進入低手續費時代 / Tokenpost

根據《韓聯社》的報導,美國正加速推進穩定幣的應用,逐漸搖動由傳統信用卡機構主導的支付市場。穩定幣以其相對穩定的價值與高效率,正成為撼動現有支付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對於長年由 Visa 與 Mastercard 壟斷的交易手續費市場,穩定幣的出現帶來實質挑戰。

目前信用卡仍是美國及全球主流支付工具,然而,每年美國商家需為刷卡手續費支付超過 1,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2 兆元),每筆交易成本高達 1.5% 至 3.5%,最終這部分負擔往往轉嫁至消費者。與此同時,穩定幣則提供了一種「低成本、高速結算」的新型支付機制。

透過區塊鏈技術,穩定幣無需中央機構即可實現即時轉帳與結算。例如瑞波(Ripple)推出的 RLUSD、Gemini 推出支援瑞波幣(XRP)的支付卡、以及 Moca 的 Air Shop 系統等,皆已實際導入線下實體支付場景,不僅繞過傳統卡組織,還將結算時間縮短至數秒內、手續費大幅降低。

穩定幣是一種與法定貨幣價值掛鉤的加密貨幣,目前多數與美元固定掛鉤,如 Circle 發行的 USD Coin(USDC)與去年 12 月獲美國紐約金融監管機構核准的 RLUSD 等,正逐步於交易所和商業支付場景中被視作「美元的數位替代品」。

評論:這波穩定幣浪潮不只是技術創新,更指向了美國支付業長期存在的成本痛點。當越來越多企業選擇跳過高昂費率的傳統信用卡系統,顯示穩定幣已有進軍主流財務基礎設施的潛力。

此外,穩定幣也重新定義了獎勵機制的運作方式。傳統信用卡所提供的點數與回饋制度往往受限,而透過「可編程獎勵系統」,用戶可靈活轉移、儲蓄或使用所獲得的代幣回饋。這些獎勵的即時價值與可交換性,提升了整體用戶體驗,也強化了品牌之間的互動性。

運用穩定幣作為獎勵的案例正逐步擴大,像是航空公司、大型零售商等正考慮擺脫 Visa、Mastercard 的依賴,打造專屬區塊鏈支付系統,藉此降低成本並提高營運效率。

從金融體系的角度來看,即時結算功能使穩定幣實際重新定義了「銀行業的角色」。從川普總統執政時期即開始探討的數位美元構想,到當前各界積極模組化金融服務的趨勢,都顯示金融基礎建設正因穩定幣而逐步去中心化。

評論:穩定幣讓過去高度集中且收費高昂的金融服務,變得更靈活與透明。無論是節省交易成本、提升結算效率,還是跨境支付與獎勵制度的創新,都讓其成為推動支付市場轉型的重要力量。

總結而言,穩定幣正憑藉「手續費節省」、「高速結算」、「跨境支付優勢」及「動態化獎勵設計」等特性,在美國支付市場迅速拓展。隨著對傳統信用卡結構的挑戰持續加劇,穩定幣也更有可能成為實體經濟中的主流「支付貨幣」。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