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生態系每日交易量突破 2,700 萬筆,再創歷史新高,展現其在全球金融基礎設施中的潛力。根據分析,此數量已超越英國與德國等主要數位支付系統,使以太坊與其多個第二層擴容解決方案逐步成為傳統金融體系的替代選擇。
根據 WeMean 所屬的區塊鏈研究機構 Onchain Foundation 分析師 Leon Waidmann(雷昂·懷德曼)於 24 日(當地時間)指出,在過去 24 小時內,以太坊主網及其第二層網路——包括 Optimism(OP)、Polygon(MATIC)、Arbitrum(ARB)、Base 等——合計處理超過 2,700 萬筆交易。其中,主網僅占約 200 萬筆、約 7.4%,顯示第二層解決方案已成為實際交易應用的主力。
換算下來,目前整體交易速度達到每秒約 313 筆,遠高於英國 Faster Payments 系統的每日 1,100 萬筆,以及德國 Girocard 的 2,200 萬筆。日本的數位支付系統 Zengin 的日交易量也僅為以太坊的四分之一左右。
評論:儘管以太幣尚未達到全球支付巨頭如銀聯與 Visa 的規模,仍已顯示區塊鏈科技在提升效率與擴展能力上的進展。中國銀聯每日處理高達 15 億筆交易,而 Visa 為 6 億 4,000 萬筆,兩者目前仍有顯著領先。不過,以太坊在多數歐洲國家的金融基礎設施面前已展現出高度競爭力,為公鏈的現實應用提供堅強的證明。
此外,以太坊在穩定幣應用層面亦處於領先地位。據 Tether(泰達幣,USDT)透明報告顯示,發行於以太坊上的 USDT 總流通市值為 907 億美元,約 126 兆 9,300 億韓元,超越 Tron(TRX) 上的 780 億美元(約 108 兆 4,200 億韓元)。這意味著,全球加密貨幣轉帳活動有大部分正在透過以太坊生態完成。
以太幣近期價格亦同步走強,自 6 月起由約 2,205 美元(約 3,065 萬韓元)大幅上升至 8 月 24 日的 4,953 美元(約 6,885 萬韓元),目前則維持在約 4,440 美元(約 6,182 萬韓元)水準,幾乎翻倍,市場對其未來走勢信心提升。
業界普遍看好第二層解決方案進一步擴張,將推動整個以太坊生態系持續走強。強勁的流動性、基於智能合約的高效率,以及其作為穩定幣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核心平台的地位,正協助以太坊在加密貨幣市場站穩腳步並持續擴大影響力。
關鍵詞:以太坊(ETH)、Layer2、Polygon(MATIC)、Arbitrum(ARB)、Optimism(OP)、Base、泰達幣(USDT)、交易量、區塊鏈支付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