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幣安執行長:比特幣(BTC)已成全球金融核心資產 資產覆蓋率達103.5%

根據《CoinDesk Korea》的報導,於 24 日,幣安(Binance)執行長 Richard Teng(理查德・滕)對比特幣(BTC)提出嶄新見解。他以「全球宏觀對話」(global macro conversation)一詞,概括比特幣現今的角色與重要性,並強調比特幣已不再只是單一的投資工具,而是全球金融體系中不可忽視的「核心元素」。

根據幣安提供的資產儲備證明數據,目前該交易所共持有約 62.9 萬枚比特幣,高於用戶總存入的 60.8 萬枚,達到約 103.5% 的覆蓋率。這樣的「資產超額覆蓋」狀態,顯示幣安正從加密貨幣市場的領導者,逐漸躍升為全球主要的「流動性供應者」之一。評論:資產儲備證明與高覆蓋比率,有助於提升市場對交易所的信任度。

滕強調,比特幣的波動如今不僅與加密市場連動,而是與全球信貸環境、利率走勢與資金流動性密切相關。他指出,「比特幣已跳脫孤立市場的範疇,成為連結傳統與新興資產的樞紐之一」。隨著市場結構的轉變,不少投資者也逐漸將比特幣視為與「黃金同等級的避險資產」。

此一觀點與近期一些宏觀經濟現象呼應。例如,在全球債務重組與擔保貸款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各國央行持續面對貨幣供給與流動性壓力。這導致傳統金融指標——如法幣存款規模的重要性降低,相對地,強調去中心化、透明性與抗通膨的比特幣,其資產保值功能愈發突出。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我們正處於比特幣納入宏觀經濟週期觀測框架的重要階段。目前同時疊合了 5 到 6 年一次的流動性週期與 200 天為基準的短期價格循環。本輪循環預估將於 2025 年 9 月趨於高峰,部分分析甚至認為,這將成為推動「加密貨幣正式邁入主流金融體系」的轉捩點。

評論:比特幣價格與宏觀經濟周期接軌,意味著其未來表現可能更受政策變動、利率調整等因素所影響,投資或配置策略也應同步調整。

Richard Teng 的此番言論,不僅僅是語言上的比喻,更揭示了加密貨幣於全球金融體系地位的歷史性變革。隨著政策、利率、市場信用機制逐漸與加密資產互動交織,比特幣作為「全球性資產」的認知正逐漸成形,超越單純「數位資產」的分類。這也說明了比特幣的作用不再僅是投資標的,更可能成為未來經濟框架中的策略資產之一。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