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即將召開會議之際,加密貨幣市場出現劇烈的「清算不平衡」,引發投資人高度警戒。根據鏈上分析平台 CoinGlass 的 24 日(當地時間)數據,過去 24 小時內約有 1.946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 億元)的合約部位遭到清算,反映出市場對本週政策變動的不安情緒。
此次大規模清算發生於市場出現出乎預期的快速下跌之中,對多數投資人造成衝擊。鏈上交易數據分析師 @TedPillows 於社群平台 X 分享了一張幾乎全面轉為紅色的市場熱度圖,指出主流加密貨幣價格普遍劇烈下挫,導致大量做多(long)倉位被接連清算。他提醒投資人:「本週切勿被假性拉升(fake pump)誤導」,並指出現階段整體趨勢轉為下行。
事件初期有報導誤傳清算規模高達 500 億美元,但經 CoinGlass 更正後,實際清算金額為過去 12 小時內約 5,457 萬美元(約新台幣 7.6 億元),24 小時總計達 1.946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 億元)。其中,多單(long)部位清算金額為 1.4215 億美元(約新台幣 19.8 億元),空單(short)則為 5,252 萬美元(約新台幣 7.3 億元)。
此次風險升溫的主因,來自於市場對美國利率政策的不確定性。FOMC 會議將於 17 日起連續舉行兩天,市場普遍預期將小幅降息 0.25 個百分點;不過,川普總統先前曾公開發言,敦促聯準會採取「更加大膽」的降息幅度,進一步增加市場前景的變數與不確定性,也波及到加密貨幣等高波動性資產。
對於此波市場動盪,專家意見也產生分歧,有人視之為短期技術性修正,但亦有分析認為,可能是更長期熊市的前兆。評論指出,隨著重大宏觀經濟事件接近,「清算風險」及市場波動仍具攀升空間。
本次事件再次凸顯加密貨幣依然屬於高度敏感的「高風險資產類別」,會受到傳統經濟訊號與利率政策劇烈影響。投資人應更謹慎因應未來的政策變動,強化風險控管與資金部位策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