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於 10 日(當地時間),比特幣(BTC)或將告別其長期以來「數位黃金」的稱號。該媒體旗下資深策略師麥克·麥格隆(Michael McGlone)分析指出,比特幣現已轉變為和傳統股票高度連動的「高風險資產」,這一趨勢正日益明顯。
據分析數據顯示,截至 9 月 10 日,比特幣與美國標普 500 指數(S&P 500)之間的 48 個月皮爾森相關係數升至歷史新高,達到 0.5598。這表明比特幣與股市的價格波動愈加同步,逐步擺脫過去作為「避險資產」的角色,朝向「風險敞口工具」靠攏。越來越多專家認為,比特幣已難再作為黃金的替代品。
回顧過去幾年的變化,可以明顯觀察到相關性逐步升高的趨勢。2017 至 2018 年期間,比特幣與股市的相關係數仍低於 0.2,顯示其走勢獨立。然而自 COVID-19 疫情爆發以來,由於全球充斥過剩資金,再加上美國聯準會(Fed)持續改變利率政策,使得比特幣愈來愈敏感於宏觀市場動盪,與股市的關聯性逐步強化。
除了相關係數外,衡量資產波動性的「貝塔值(Beta)」也印證了比特幣高波動性的特徵。比特幣相對於標普 500 的貝塔值今年持續維持在 10 以上,高點曾達 17,意即股市若波動 1%,比特幣可能出現 10% 甚至更劇烈的漲跌。麥格隆評論指出:「比特幣現在的表現更接近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與羅素 2000 指數。」
不僅如此,就對比金價的表現而言,今年比特幣相對黃金的報酬比一度超過 30,顯示其有著不凡漲勢。然而,黃金維持穩定價格區間,相較之下比特幣的劇烈波動——時而暴漲、時而大跌——也令其「高風險」屬性更加鮮明。越來越多投資人傾向於在風險偏好升高時進場購入比特幣,而非在市場不確定時採取當成避險配置。
評論:這樣的觀察對於仍堅信比特幣是「數位黃金」的投資人而言,無疑是一記警鐘。市場數據顯示,光是稀缺性與去中心化並不足以賦予它避險資產的地位,反而需警惕其對政策與市場週期變動的高敏感性。比特幣現在更像是一種高風險、高報酬的投機性資產,其身分已逐漸從「價值儲存媒介」演變為「風險資產類別」的代表。
關鍵詞:比特幣、數位黃金、高風險資產、麥克·麥格隆、標普500、貝塔值、黃金對比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