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擬限制穩定幣持有上限,遭產業界強烈反對
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英國多個加密貨幣業界組織集體抗議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計畫為穩定幣設定「個人持有上限」的政策,認為此舉不僅將阻礙產業成長,還可能導致英國在國際數位資產領域落於人後。
英格蘭銀行早在去年 11 月發布關於「數位英鎊」的政策討論文件中,便提出將個人持有上限設在 1 萬至 2 萬英鎊(折合約 1,875 萬至 3,750 萬韓元),甚至考慮最低 5 千英鎊上限(約 938 萬韓元)的可能性,並廣泛徵詢意見。然而,產業界指出,這樣的限制不僅實務上難以落實,還會導致不必要的高昂成本與技術複雜性,因此呼籲政策全面重新評估。
Coinbase 國際政策部門副總裁 Tom Duff Gordon(湯姆·達夫·戈登)表示,目前沒有任何主要國家對穩定幣實施如此嚴格的上限,他批評:「這不但對英國公民無益,也不利於英鎊的未來發展」,並進一步強調,這類限制「不具實效,與當代政策發展方向背道而馳」。
英國加密資產商業協議會(UKCBC)秘書長 Simon Jennings(賽門·詹寧斯)則指出,從理論上看,設立持有上限似乎合理,但在實際操作中根本行不通。他解釋說,發行方無法掌握持有者的即時資產分布情況,要落實限額制度,勢必要建構一套全新的監控系統,這將導致龐大成本與技術負擔。
詹寧斯在受訪時更透露,UKCBC 正致力於建立「橫跨英美的穩定幣跨境支付通道」,即所謂的「跨大西洋通路」(Transatlantic corridor),但英格蘭銀行這項限制政策可能直接破壞該項計畫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英國金融政策委員會(FPC)於 4 月指出,穩定幣與整體加密市場正在急速成長,應建立適當監管機制,尤其擔心以外幣為基礎的穩定幣若廣泛流通,可能引發「貨幣替代」問題,危及既有貨幣架構。評論:這種觀點與歐盟等國的監管方向一致。
歐洲央行總裁 Christine Lagarde(克莉絲汀·拉加德)日前亦示警,倘若美國對穩定幣未採取更嚴格管理,將出現「歐洲銀行存款回流美國」的情況,進一步擴大美元的全球影響力。花旗集團(Citi)數位資產負責人 Ronit Ghose(羅尼特·高賽)也表示,若穩定幣能支付利息,將導致與 1980 年代「貨幣市場基金奔逃潮」類似的大規模銀行資金外流。
雖然央行表達擔憂,但部分加密業界人士認為銀行需與時俱進。資產管理公司 Bitwise 投資總監 Matt Hougan(馬特·霍根)直言:「若銀行希望與穩定幣競爭,就應當提高存款利息。」
此外,前英國財政大臣 George Osborne(喬治·奧斯本)近期亦積極投入加密產業外交工作,並指出「英國正在穩定幣與數位資產競賽中落居下風」,他強調,若錯失先機,將損害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評論:穩定幣作為未來金融基礎設施之一,其監管應平衡創新與穩定。若政府與產業合作得當,將有助於英國保住在全球加密金融領域的競爭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