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資本市場數位轉型腳步正式啟動,實體資產的代幣化市場隨之快速升溫,尤其是以以太幣(ETH)為核心的應用持續擴大。根據專家預估,未來數十年間,高達120兆美元(約新台幣1京6,680兆元)的股票、債券與指數型基金(ETF)等「實體資產」有望透過鏈上技術全面轉移至區塊鏈網路。其中,以太坊區塊鏈支援的「實體資產(RWA)代幣化」將在這項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
根據 Bankless 共同創辦人萊恩·尚恩·亞當斯(Ryan Sean Adams)24 日表示:「美國已邁向將以太坊作為資本市場帳簿的時代,所有資產將逐步進入鏈上世界。」他強調,以太坊未來有潛力成為「美國資本市場的信任根本(root of trust)」,支撐超過100兆美元(約新台幣1京3,900兆元)的價值清算。他也指出,透過法制化政策與監管支持,華爾街與金融科技業者正迅速進入「實體資產代幣化」市場。
鏈上數據也反映這一增長趨勢。根據 RWA.xyz 最新資料顯示,目前鏈上實體資產(on-chain RWA)規模已達 29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 兆 3,100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若將穩定幣計入整體鏈上價值,總規模高達 3,07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26 兆 7,000 億元)。其中,有超過 75% 的資產建構於以太坊、第二層網路(Layer2)及兼容EVM的區塊鏈上。
傳統金融機構也正積極參與這場鏈上革命。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正推進旗下 ETF 的鏈上化,並已在以太坊上發行了貨幣市場基金(BUIDL)。有鑑於其前景可期,業界普遍認為,以太坊將可能成為 ETF 代幣化的基礎建設平台。
加密資產生態的其他基礎數據亦呈現強勁回升。根據 DeFiLlama 數據,截至目前以太坊的總鎖倉價值(TVL)已達 94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0 兆 6,000 億元),逼近 2021 年的歷史高點 1,08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50 兆 1,000 億元),過去三個月內大幅躍升了 57%。評論:市場所見,許多觀察人士評估以太坊已成為「比 Visa 有更多結算價值、比 PayPal 更高美元流通量」的數位經濟基礎。
價格表現方面,以太幣近期在亞洲市場盤中一度攀至兩週高點 4,530 美元(約新台幣 629 萬元)。儘管短線可能面臨技術性回調,不過以太幣在 4,200 美元(約新台幣 582 萬元)價格區間內,持續展現強勁支撐力,牽引市場情緒轉趨樂觀。
展望未來,專家認為,在美國政府持續推動監理框架與機構資金進場驅動下,「實體資產代幣化」有望更進一步普及。評論:由於美國國債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資產,其鏈上化將進一步鞏固以太坊在國際金融基礎設施中的地位,也讓加密貨幣從過往的技術實驗,逐步演變為華爾街資本市場的主流推進工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