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國稅局(IRS)重新調整將於 2026 年起適用的加密貨幣課稅規範,投資者需及早為即將到來的變化做好準備。根據 The Block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專訪,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Coinbase(COIN) 負責稅務事務的副總裁 Lawrence Zlatkin(勞倫斯·茲拉特金)指出,新規將如何影響不同類型的交易活動,並提供投資人具體的應對建議。
茲拉特金強調,無論是使用加密貨幣進行付款、進行代幣兌換或是出售資產,這些行為在現行規範下已屬課稅範疇,未來也將持續如此。他補充,從 2026 年起,所有交易平台與經紀商將需依據新出爐的「1099-DA 表格」向稅局申報。屆時,IRS 除了要求報告總收益外,也將逐步納入資產成本資訊,但初步僅涵蓋直接透過 Coinbase 購買的資產。
在資產移動方面,茲拉特金指出,投資者若只是將加密貨幣從一個錢包轉移至另一個錢包,不構成課稅事件。然而,去中心化金融(DeFi)活動則屬另一範疇。由於 DeFi 通常缺乏明確的中介機構,導致 IRS 難以自動取得資料,但當局已明確表示,該類交易仍需按照與中心化交易平台相同的課稅標準執行。茲拉特金提醒:「即便是透過個人錢包進行的交易,也可能產生稅務影響」,並建議 DeFi 使用者應在 2027 年稅法全面生效前,自行詳實保留完整交易紀錄。
對於透過 ETF 投資加密資產的投資人,IRS 也提出新的判定方式。自 2026 年起,無論是比特幣(BTC) ETF 或以太幣(ETH) ETF,其收益都將視作直接持幣的所得進行課稅。茲拉特金表示,美國稅局認為這些 ETF 屬於「信託」或類似結構,因此換言之,其交易利得與一般持有加密貨幣一樣,須納入申報。
針對如何合法降低稅負,他也分享了幾項策略,當中以「虧損收割」(tax-loss harvesting)最受矚目。該策略是指投資者在資產出現帳面虧損時,選擇於適當時機出售,以抵消其他交易所獲得的利得,藉此降低整體稅負。此外,選擇不同的成本計算法亦相當重要。Coinbase 平台提供多種方式,包括「HIFO(高成本優先)」、「LIFO(後進先出)」及「FIFO(先進先出)」,投資者可依需求選擇最具節稅效果的計算方式。
茲拉特金最後提醒,許多投資者仍誤以為加密貨幣在稅法上被認定為「貨幣」,實際上 IRS 將其視為「財產」,因此無論是否由平台自動上報,納稅義務仍由個人承擔。他強調:「資料是否報告是一回事,但不代表可以不缴稅」,呼籲投資人應主動妥善保存所有交易紀錄。
根據 IRS 的時程安排,中心化平台將自 2025 年交易年度開始執行相關報告義務,而 DeFi 則預計自 2027 年起全面適用新稅制。對美國加密貨幣投資人而言,提前落實紀錄保存與節稅策略,將有助於減輕未來面臨的稅務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