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正式公開詳細的代幣上架標準,揭開業界對其審核流程的疑問。根據 Coinbase 說明,整體上架流程分為三道嚴格審查關卡,涵蓋法律審核、合規與風險評估,以及技術安全檢測,確保符合市場與監管要求。
根據 Coinbase 公布的資訊,第一步為「法律審核」,重點在於判斷該代幣是否應依據美國證券法歸類為「證券(security)」。以瑞波幣(XRP)為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曾指控其為「未註冊證券」,導致 Coinbase 一度下架該幣。不過,2023 年美國一地方法院裁定瑞波幣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不構成證券,Coinbase 其後重新開放交易,凸顯法律界定對上架決策的影響。
完成法律審核後,第二道程序為「合規與風險評估」。在此階段,Coinbase 將評估該代幣是否曾與非法行為有關,並對投資人保護機制進行深入分析。此外,「技術安全審查」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內容包括智能合約漏洞檢查、安全稽核報告審閱,以及整體技術架構是否穩定,相當全面。
Coinbase 也強調,若某項目承諾過高收益、去中心化程度不足,或無法提供必要資料如團隊背景與白皮書等,將被排除在上架清單之外。評估標準不僅嚴謹,也傳遞出 Coinbase 對市場透明與用戶保護的重視。
至於上架時間,Coinbase 表示平均約為 30 日內,但實際時間會依照該代幣的技術複雜性與市場關注度而有所不同。若擁有大量持幣用戶、活躍交易紀錄與高度參與的社群,也將提高優先上架的可能性。
這份最新發布的「上架標準說明書」,正值各國加強加密產業監管之際,被外界解讀為 Coinbase 提升平台透明度與重建投資人信心的策略之一。評論指出,此類明確而系統化的標準,將成為新創項目評估申請上市可行性的重要依據,有助於提升整體產業的成熟度與專業性。
留言 0